随着心理咨询个案的增多,特别是对一些来访者极端负性事件的“倾听”,一个念头总是在头脑中晃悠——心理咨询师就像是一个“垃圾堆”,来访者负性情绪的“垃圾堆”!
只有咨询师可以感受到,这些“垃圾”的真实面目。它们有的汹涌澎湃,可以一次次漫过堤坝;有的又是那样伪善,在你不经意间刺痛你;有的面目狰狞,就是咨询师也会感到一阵阵的不寒而栗;有的面带微笑,那分明是笑里藏刀......
面对汹涌而至的负性情绪,“包容”的最后,是咨询师被“活埋”,心灵家园变成“心灵垃圾场”;“防御”的结果,是咨询师一步步踩着垃圾被抬高,殊不知一直踩在脚下的是“核武库”;“消化”的过程,就是咨询师健康的肠胃被侵蚀的过程,溃疡面在加大,最终的结果是肿瘤的诞生。
怎么办?建设自己的“垃圾加工厂”对每一位咨询师来说,都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这是一个有效的运转系统,它包括接收、识别、分类、处理、升华、输出等全部环节。
接收不是照单全收,分为可收可不收,“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识别需要咨询师练就火眼金星,看出它的功能、成分和危害,让它现出原形;分类就是面对识别的结果,有的直接送出,有的进入下一步的处理工序;处理就是进一步的加工,变成新产品送出;升华是“垃圾加工厂”的创意部门,无法加工的东西会在这里被深深的“幽默”一下;输出的含义包括最后环节的输出和其它所有环节的输出,“我就是我,无有无不有”。
最后,祝愿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能建成自己的“垃圾加工厂”,不断更新技术,把它们建设好、管理好、经营好,以此来保持好自己洁净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