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则觉得自己性格孤僻内向,怀疑自己有自闭症;
有的人会指责父母忙于工作缺少与孩子的交流,使孩子患上自闭症;
还有的所谓专家认为过早的教育、溺爱、鼻炎、早熟等导致孩子的自闭症。
其实,这都是误解!
那么,了解自闭症,有多重要?
因为你了解,所以能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接纳自闭症孩子,理解其家人的无奈和痛苦,进而给予必要的帮助;
因为你了解,所以能够早日发现身边的某些孩子疑似“自闭症”,让父母早日带孩子到医院确诊,并在六岁前的黄金干预期得到专业的康复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
4、 自闭症是怎么得的?
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有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异。遗传曾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有关病因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尚不能证明遗传是唯一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另一条线索集中在寻找脑功能的变异上。在脑系统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各种变异的存在,目前可以肯定脑部大范围区域的神经生理损伤是重要的因素。总之,关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最新研究的结果趋向于“多因素致病”说,即不只有一种导致患病的因素。
5 、自闭症是一种后天的疾病吗?
虽然对自闭症发病原因的研究尚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那种认为自闭症是由于后天环境原因所致的说法已被否定。目前一致认为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诊断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患儿在三十六个月之前即有症状表现”。
6 、如何确定孩子患有自闭症呢?
首先,当发现您的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时,要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一般是由儿童精神科的医生进行诊断。有位美国精神科医生曾说过:“如果您的孩子在说话方面比别的孩子弱,首先怀疑他是否可能患有自闭症。”
由于在自闭症的发病部位及致病因素方面还没有准确的实验数据及有效的检测工具,因此诊断的依据不是化验或仪器检测结果,而是根据幼儿异常的外在行为表现,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世界曾有近四十种诊断标准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两种标准体系逐步赢得了各国普遍的认可,它们是DSM(美国精神医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和ICD(国际疾病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出版)。
7 、自闭症与语言发育障碍有什么不同?
语言障碍儿童的状况与自闭症儿童不同,前者在感知反应上不会有异常,在与人与物相处的方式上也是正常的。他们能够模仿别人,用手势来表达抽象的内容(与听障儿童相似),虽然有时会有较少的“鹦鹉式”对话。在参与想象性游戏和小组活动方面与正常儿童同样有兴趣。
自闭症儿童在集体性活动和游戏中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不介入),更无法参与想象性游戏。对于游戏的规则完全忽视或不理解,对游戏的结果(是否赢了)不在意,常常首先对小组性活动和游戏不感兴趣。当其他儿童专注于游戏之中时,他们往往游离于游戏外。
8、自闭症儿童是智障儿童吗?
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发展均比一般人迟缓,但发展的次序则基本保持正常。智障儿童的智商有可测性,他们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成正比。
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现象,但发育次序异常,且各方面发育不平衡。如:有的儿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却能有很强的计算、绘画能力;有的儿童完全没有或只有极少的语言,却在记忆力方面、识别颜色方面表现突出。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会性极弱,在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主动性方面远远低于智障儿童,目前尚没有能准确测量自闭症儿童智商的工具。
如一位同时教过智障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培智学校老师所体会的: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自闭症儿童是能学会却不愿意学。
9、自闭症可以治愈吗?
由于尚不明了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部位,因此仍没有效果显著的医疗手段。从这一意义上讲自闭症目前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也就是说自闭症将长期甚至终生伴随着患者。但如果“治疗”定义为并非仅指医学治疗,而是包括一切能够有效促使患儿病情好转,增强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及适应力的训练疗法,目前国际上各种类型的训练疗法则是名目繁多。
由于自闭症的各种表现特征可能分散出现在患儿不同的发展时期,且不同的患儿的具体表现也往往各不相同,很难进行比较。所以在面对不同疗法和训练手段时,不能因某一种方法适合某一患儿,或曾对某一患儿病情的好转有显著疗效,而把这种疗法视为普遍适用的治疗手段。
10、 眼睛不看人的孩子就是自闭儿吗?
眼睛不看人,回避和别人的视线接触,是自闭儿常见的现象,但不是眼睛不看人的孩子就是自闭儿,一些较害羞畏缩的小孩或有情绪障碍的小孩也会回避和别人的视线接触,自闭儿和人视线接触的量较少固然是问题,质却是更主要的问题,我们常说「眉目传情」,眼睛不只是用来看东西,也用来传达沟通的讯息,「眼睛会说话」就是这个意思,自闭儿也会看着人,但是眼神空洞,不会用眼睛来传达或协助讯息的沟通,这才是自闭儿更重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