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可以使监狱警察心情压抑,意志消沉,在灰暗的天空下,人的兴趣越来越狭隘,社会交往越来越少,个性孤僻,自卑.自卑的人常有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因而常常是无所作为,悲观失望,从而极大的阻碍了前进的步伐.因此,监狱警察要努力克服自卑,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就会发光.
一.心灵的阴影
一,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认为,人常有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自我轻视,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过低的评价,进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大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卑心理一经产生,若任其发展,便会成为人性中的一部分,难以改变,并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抑制人的能力发展.如果个体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中,不仅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而且有可能会危害个体身体健康.
自卑可能产生在任何年龄段和各种各样的人身上,监狱警察也不例外,比如,德才平平,生命没有闪现"辉煌"与"亮丽",往往容易产生"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感叹,再如,经过奋力拼搏,工作有了成绩,创造了事业上的"辉煌",有担心"风光"不在容易产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叹,还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一去不复返,往往容易哀怨岁月无情和生发日暮西山的无奈......这些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精神枷锁,是一种消极的不良心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锐气减退,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害莫大焉.
1,自卑之源
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阿德勒有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论著,谈到了自卑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他指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深刻地自卑这可以从每个婴儿柔弱和无能为力中找到根据.自卑感是儿童拼搏纷争的驱策力和起始点,它决定着儿童的生活方式,目标与风格.它作为驱动力,极力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超越自卑,赢得自信与自尊,从而走向成功,实现自我,因此,他认为,自卑可以属于积极地情感
在此要讨论的不是成长过程中有动力作用和积极意义的自卑感,而是一种对人生起阻碍作用的自卑,它主要是指一种根植于潜意识,也是常被认识到的过低的自我评价,它使当事人漠视自己的潜能,销蚀自己的意志,漠视自己的情感,妨碍自己的认知,令自身的心理机能全面退缩乃至退化,伴随着这种认识机能的是"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什么都不行",真么也不行,我就是不行,....这样一连串的意识于前意识,左右着自卑者,阻止着他向这个世界开放,降低了面对问题,参与学习,拼搏进取的能力,令其精神一再退缩,以致于发展到最后产生了严重的心身疾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