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入口

注册/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心友网在线 > 心理文章

2014/9/17 14:41:19  浏览量:2568次

心理导读:

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对象称为client,以区别于patient(病人),因为他们是正常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人。国内把client翻译为来访者、求助者、当事人、咨客。


其实,求助者和当事人是不一样的,譬如一位家长带孩子来咨询,家长是求助者,孩子是当事人。这说明,有时候求助者和当事人不是同一个人。当然,如果是一个人为自己来咨询,求助者和当事人碰巧就是一个人了。不过,这个时候最好还是把他当作两个人来看,一个求助者,一个当事人,只是他们共用一个身体而已。用人格面具理论的术语来说,来访者有两个面具,一个求助者面具,一个当事人面具,求助者面具带当事人面具来咨询。

求助者面具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他想改变,因而寻求心理帮助。他肯定会配合咨询师,认真完成咨询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当事人面具不一定愿意接受心理帮助,就像被家长硬拉过来的孩子,他往往不配合咨询师,对心理咨询有抵触。

一位女士,因无法克制地乱买东西而来求询,医生诊断她为“病理性购物”,俗称“购物狂”。她的咨询目标很明确,就是消除乱买东西的行为。于是医生为她设计了一套消除乱买东西行为的方案,结果一一被来访者否定。来访者说,所有这些方法她都试过了,全部无效。原来,来访者的求助者面具和当事人面具一直在较量,求助者想尽办法抑制购物行为,而当事人面具总是寻找机会疯狂购物,有时候求助者面具占上风,有时候当事人面具占上风,此长彼消。

由于求助者面具和当事人面具共用一个身体,咨询师很容易把他们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发现来访者前言不搭后语,反复无常,不可理喻,例如,你给他设计了一套方案,却被他一一否定,说明他很阻抗。如果你告诉他,他之所以有阻抗,是因为他还不够痛苦,或者他通过症状得到了某些好处,不如暂不治疗,等症状充分“发酵”,他又不同意。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把两个面具区分开来非常重要,具体做法就是把来访者当作两个人来看。

首先,向求助者了解当事人的情况,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疯狂购物的?什么情况下会疯狂购物?购物的时候心情如何?疯狂购物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行为分析。找出了购物行为的前因(诱发因素)和后果(强化物),就可以制定治疗方案了,具体做法就是去掉前因和后果,用惩罚代替强化。

许多家长从咨询师那里学了一些方法,回家却实施不了,求助者往往也是如此。这个时候,咨询师就要跟求助者(家长)探讨为什么实施不了,是不是操之过急?为什么操之过急?如果放慢速度会怎么样?一个人如果不改变自己,是无法改变别人的;若想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而影响别人。如果别人改变了,自己也要跟着改变,不然对方的改变就不能持久。

开始的时候,求助者只想改变当事人,自己没办法了,就找咨询师帮忙。这个时候,如果咨询师说,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你必须先改变,他肯定听不进去。如果咨询师教他一些改变当事人的方法,他可能就接受了。

心理咨询通常反对“间接咨询”,即来访者为别人(譬如孩子、学生或朋友)来咨询,目的是帮助那个人。其实,间接咨询是可以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心理咨询都是间接咨询,因为求助者和当事人就是不同的人,只是碰巧共用一个身体。

个案督导也是间接咨询。咨询师带着个案来做督导,督导师帮他分析个案的情况,帮他制定咨询方案,同时找出咨询师的不足,帮他改进。有时候,咨询失败的原因不在个案,而在咨询师,督导师就会把个案督导变成个人成长,督导的焦点从个案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同样,心理咨询也是先聚焦于当事人,然后把焦点转移到求助者。

如果求肋者不改变,单方面要求当事人改变,咨询是很难做下去的。当然,成功的例子也有,通常问题比较简单。如果是复杂的问题,必须双方一起改变。但求肋者往往只看到当事人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以比当事人更不愿意改变。说到底,真正的阻抗来自求助者,而不是当事人。

再拓展一下思路,将会发现,有时候求助者就是肇事者。当事人本来没有问题,求助者由于期望过高、方法不当,导致当事人出现问题;或者当事人没有问题,而是求助者的评价标准出了问题。

上例“购物狂”就是这样,在咨询过程中,当事人的问题被层层剥开,求助者看到了当事人的内心痛苦,开始同情当事人,最后谅解了当事人,不对当事人太苛刻了。她领悟了,当事人之所以疯狂购物是因为缺爱,她想了很多方法让当事人获得爱。她知道疯狂购物有时候也是在报复某个人,于是也替当事人想了很多其它的报复方法。现在,她偶尔还会“疯狂”一下,但不会过分自责了。

文章来源:  文/黄国胜


分享到:

最新心理文章如何出现在这里

今天,我来当小编!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