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入口

注册/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心友网在线 > 心理文章

2014/10/8 11:39:47  浏览量:812次

心理导读:

“儿子快十岁了,成天还要我陪着才能入睡。有几次,我把他哄睡着就回自己房间睡觉,结果半夜他突然醒来大哭。我还是于心不忍,又陪他睡一起。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让他独自睡觉。”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完全可以独睡,很多事情完全可以自理。但很多时候,由于孩子从小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就会对父母过于依赖。


而到了本该“断奶”的阶段,很多父母也舍不得孩子从自己身边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其说是孩子依赖父母,倒不如说是父母自己不愿意与孩子“断奶”。陪着孩子睡,自己才能睡得香;喂着孩子吃,自己才能安下心;围着孩子转,自己才能闲不住。



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很可能演变成一种害

曾在媒体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极端案例,一个爱极了孩子的母亲,从儿子出生后就和孩子在一个床上睡觉,一睡就是十九年,直到儿子考上大学,而孩子的父亲则被撵到另一个房间里。这件事情,让人们深深震撼,甚至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虽然这个情况比较极端,相似的家长不会太多。但现实生活中,不愿意放手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很多父母从小就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做法,从性质上跟这个案例无异。


曾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父母都是这样做的。5岁: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父母都很乐意替孩子的人生做主。很多人还把这样做解释为“我太爱孩子了,舍不得孩子受苦受累”、“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因此,他们才把什么都给孩子安排好。


把孩子人生的每一步都安排好,无论是孩子的生活,还是孩子的学习,我们都要去搀和,这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写照。殊不知,所有这些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抉择,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大部分选择其实都是父母在为自己考虑。因为他们始终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希望能够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这些做法,大多数时候都会被父母冠以“爱孩子”的美名。然而,这些看似对孩子的爱,却显得有些变态和扭曲,最后甚至演变成一种伤害。不仅害了父母自己,而且害了孩子一生,甚至害了一家人。


如果把孩子当宠物养,也许这样的爱,还会让对方感觉挺惬意的,不用动脑筋,不用独立面对,就有人帮着承担、帮着解决。但是,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是人,而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融入社会才会体现价值。每个人都是社会最小的单元,他们有独立的思考,有独立的人格。


一个总是依附于父母生长的人,永远都无法学会独立面对社会,更无法自己独立生活,最终失去做为一个人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其实就是一种害。


父母始终不肯“断奶”,孩子永远无法长大

导致父母不愿对孩子放手,既有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个社会背景的因素,更有很多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个心态的影响。


深入分析,其实就是很多父母自己压根不愿跟孩子一起“断奶”,希望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来实现自己的占有欲,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通过对孩子的呵护来寻找成就感。


伊伊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纠结。心里总是对孩子一百个不放心,老是为孩子到了幼儿园会不会自己吃饭、午睡会不会穿脱衣服、会不会生病感冒、上厕所会不会擦屁股等事情操心。但没过多久,我们发现伊伊以前在家不会做的事情,在幼儿园很快就学会自己动手了。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往往都能做得很好。对于小班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孩子的自理能力往往比家长想象的还要更好。


有一次,我参加伊伊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有机会观察孩子们的午餐过程。当天的午餐,有一道菜是虾。平时在家里吃虾,我们都会给伊伊剥好壳再给她吃,因为伊伊一直说自己不会剥。


可是那天,老师不允许任何家长帮忙给孩子剥壳。最后我发现,班上每个孩子都知道这个大虾得先去头,再去尾,最后剥掉壳。令我吃惊的是,34个小朋友,没有一个不会自己动手的,哪怕是平时在家吃饭不乖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我问伊伊,为何自己会剥虾,在家还要我们帮着剥。伊伊回答说,自己剥还是挺累的,而且有时候还要扎着手的。


看来,在孩子心里,只要任何事情都能寻找到靠山,孩子就容易养成一种依赖心理,在心理上难以跟父母“断奶”。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如果我们不跟孩子一起在心理上进行“断奶”,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屁孩”。


父母做得越多,错得可能也越多

有人戏称,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的每一个阶段,父母没有不操心的。但是和我们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父母相比,孩子们却并不领情。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上娇气十足,在性格上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上自我中心,在面对挫折时不知所措。


我曾看到,一个12岁的孩子,竟然不知道怎样剥皮吃熟鸡蛋,因为剥鸡蛋皮的工作从来都是父母代劳的;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打死自己的亲生父亲,只是因为父亲没有及时给他一百元压岁钱;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整日游手好闲靠啃老度日。


因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自动取款机。既然有了提款机,还需要出去工作吗?父母变成了孝顺的父母,孩子变成了忤逆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一次,一个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我这里咨询。孩子成绩很差,父母担心孩子不能考上高中,所以想让我跟孩子谈谈,让他有点紧迫感,努努力至少要能考上高中。


孩子是随着父母一起进来的,有一个大书包爸爸始终拿着。坐了一会,妈妈想起来孩子没有吃早饭,于是忙不迭地去附近的肯德基给他买吃的,我们继续谈。


孩子很内向,问一句答几个字,有时候根本就沉默,只有爸爸在一旁替他回答。早饭买来了,孩子有了点笑脸,问妈妈有没有买烤鸡翅,妈妈脸色一变,口里连说:“对不起,我忘记了,对不起”!孩子一脸怒气,推门而出,妈妈也紧跟着出去了。


爸爸很尴尬地看着我,跟我说:“这个孩子我们操了很多心,只是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其他什么都不需要他做。不夸张地说,冬天的衣服我们都是要捂暖和了,才给他穿,起床后洗脸水打好,牙膏都是挤好的。我们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他就是不理解?”


这位爸爸的疑惑,其实也是很多家长的疑惑。为什么孩子不能理解我们的一番苦心;为什么父母做得越多,错得也越多呢?


父母需要转变观念,孩子不是私有财产

我们需要转变一个观念,孩子是你生的,但是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父母常常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把孩子当成是生命的下一段延续,孩子是要继承我们的意愿,弥补我们生命中的遗憾的。于是,我们对孩子有非常多不合理的期望,于是我们管得太多,安排太多,甚至开始安排他的终身。


由于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所以事事都要大包大揽,对孩子无微不至,怕他经历父母的曲折,怕他吃了父母的苦,怕他承受不起风雨,也让他肩负父母过多的期望。最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不能担负责任,事事依靠父母,不快乐、不幸福的人。


蒙台梭利曾这样说:“每一个独立了的儿童,他们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们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虽然孩子需要母亲怀胎十月,靠父母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但是孩子作为独立的人,应该是拥有独立人格,并能承担自己责任的人。就像圣经里面所说:“你们要知道,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他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你们只是负责照顾。”


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要试图去霸占他。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们只是有机会照顾而已。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旁观者,我们需要为他们的成长鼓掌,我们需要扮演好一个陪伴孩子长大的父母。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属于任何人,他属于整个世界。他不能依靠任何人,他只能依靠自己。他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他也只能和我们一样一步一步,曲曲折折地走向成熟。

文章来源:星宝宝育教网


分享到:

最新心理文章如何出现在这里

今天,我来当小编!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