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入口

注册/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心友网在线 > 心理文章

2015/6/18 22:42:35  浏览量:3043次

心理导读:

文: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 

讲座主题:言语、信息与催眠

会议时间:2015.03.15 19:00

会议地点:北大六院英魁厅

会议主持:刘丹

出席人员:李子勋、唐登华、林红、刘丹、全体学员、社会人士

主持人刘丹:

大家晚上好。请所有朋友注意安全,今晚演讲开始。我是清华大学的刘丹。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能请到李子勋老师,很难请到,所以先掌声感谢李子勋老师的到来。

本次演讲是我们中德家庭治疗督导师高级连续培训项目的公开演讲,每次我们都会有公开的演讲,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关注我们这样的项目。李子勋老师和我们有很长的渊源,从很早以前,李子勋老师就是我们中德班的好朋友,也是这个项目里非常出色地一位学员,现在他有很多的书籍和节目,大家也会看到,他自己在我们中德家庭治疗培训之后,做了很多的实践、培训,然后他有自己的想法,又学了其他的东西整合起来,所以他的经验是值得我和我的很多同道们学习的,我们很高兴能邀请到他来,尤其是很多年轻的朋友一起来分享。下面我们就把时间给李老师,欢迎他!

李子勋老师:

首先要感谢唐登华、刘丹的邀请。

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其实,我一直试图用信息的角度去解读在心理实务中发生的奇妙现象,所以本来这堂课我想分享的是,我是怎么把催眠的意识放到咨询工作中的,也就是说,我的催眠是如何达成的。但是这个催眠和别的催眠概念是不同的,主要是信息工作,我们对信息如何处理,是靠信息提供者对信息的处理,来访者会带一套信息来,我们自身内在会有一套信息,这两套信息系统和我们的理论与技术是怎么样工作的?

本来想解读一下的,因为最高的咨询状态就是催眠状态,就是一个叫“信息交换工作”。“信息交换工作”是在来访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他发生了变化。他不知道医生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在处理信息时都是非常细微的,如果不懂的人,并不知道医生在做信息处理。而他却非常巧妙地引发新信息,这个新信息一定是来访者内心所生成的。这个生成会慢慢地替代他原有的信息系统。这个工作会用在个人和家庭治疗里。

所有的咨询工作最后的投注就是言语,治疗师可以用姿态、表情去展现,待会儿我会讲到马丁·布伯,讲到后现代理论的哲学,会涉及到我们现在咨询的新的发展领域。言语是我们唯一能够用的,但是治疗师使用言语并不是解释,我们不解释任何东西,我们就是提问。所以呢,我们讲到的训练就是训练你们如何提问。我们不能附带信息,不能将我们的信息附加在交谈中。

按照标准的工作方式,在真正的咨询事务里,更多的像聊天,就是说你会去坦诚地表达你的想法,但是表达你的想法并不是绝对的坦诚,而是工具性的,这个工具性就在于叫“信息补偿系统”。当来访者提供信息的时候,你会敏感到这些信息里缺什么,假设有了某些信息,就会很不一样。所以看似随意的交谈,实际上治疗师是有深刻的思考,但是你却是用非常坦诚的方式谈到他希望你谈到的部分。这里就是说,里面没有一句是废话,并不只是为了建立关系或者怎么样。

所有的工作在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治疗师关注到每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待会儿我会做一些举例。言语是治疗师的终极工具,每个心理治疗师都要训练你的言语,尤其在咨询环境中,你言语的简明、简洁,而且最好用一些不那么不确定的言语。

待会这里面我会讲到什么是语境。交谈是一个流动的语境,你是如何构建这个语境的?实际上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前提,就像说:“早上你吃的馒头还是粥?”背景就是你已经吃过饭了。把一个来访者放在一个弱势的位置还是强势的位置去提问,实际上对他内在的感受有一个很大的修整。你把来访者放在什么情景中,你的言语是把对方处在什么位置来回答你?或者说咨询师提问总是让来访者很舒服,他的位置很舒服,所以治疗师要研究的就是你的言语,是把对方处在什么位置来回答你?每一句话你要把它放在哪个位置才会对他自身的东西产生影响?这是治疗师需要思考的,也就是说没有一句话是可以随意说出来的,就要动脑筋。

我们今天主要是讲怎么通过提问来修改来访者,让他不知不觉发生变化。在这之前,我要谈到它为什么可能实现。这是一幅漫画,它是带有隐喻的。其实我们的工作和普通的咨询是不同的。因为通常财务咨询、健康咨询,都很重视来访者提供的信息,但是我个人认为,来访者谈到的信息,总是在某个角度下带有他内在系统的多重信息的。所以对他的信息不需要太过专注去听,因为你越是想从中找到问题,那么这些就是来访者准备好的,如果这个准备好的问题他本身解决不了或者他尝试过很多方法解决不了,你不可能比来访者更聪明,你不会替代他去生活,你不可能比他活得更好。如果我们处在来访者的位置,你会比他更不利,因为我们在某种工作的态度上,不能接受来访者的“故事现实”,而是要寻找背后隐藏的信息,这就是催眠的基础。

那么你要处理的信息恰好也不是他的表面信息,而是他的隐含信息。你在和隐含的信息工作,而不是表面的内容上,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把催眠引入进来。即便它是个意识,它跟普通的催眠是绝对不同的,它是通过言语赘述或者让它发生,你通过一种提问技术把他逼到那个位置上,他就会回答你,然后产生新信息,然后再以新信息过渡给他。刚开始他是被动的,再让他扮演主体信息的发出者,然后慢慢地接受这是他自己发出的信息,这样他就接受了这是他的主观信息,这样他的现实就改变了。

当然我谈的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既然是角度就会有例外,并不是说,所有的咨询都是这样才有效,也就是说并不是某一个理论或者技术都有效,因为每一个角度都会有不全面。

用言语和信息去解读这个角度,我需要生动的例子,这样我回答你们问题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把握我想表达什么。不然我一直这样讲,你没有演练的实例,如果我有一个实例,就可以现场提出问题,很生动的。

言语是零散的、碎片化的、非系统无结构的,需要在自组织动力中生成。也就是说这课讲的好不好全在于同学你们来到这听,和我分享的如何构成一堂课。就是说我不能有一个预设,虽然有一个paper,但是这个预设是随时都可以被打破的。你们随时可以提问,只是没想到那么多人,我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一点。

咨询尊重现实,其实我们并不尊重真实。这个在我们中德培训的第一天,和唐登华、刘丹在讨论什么是真实的问题。来访者的故事里讨论了多少真实?是经验的表达还是存在性的真实?这个事件我们如何判断它的真实?我们需要有一种真,但是这种真是为了摸索,不是为了真正的真实。

也就是说,在咨访关系中,我们要共建一个现实。离开咨询师之后,这个现实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延续的,但是这是一个强大的扰动,会引发他自动起来,去找到适合他自己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你。但是建构现实是我们把来访者逼迫到不同的时间空间去讨论他的问题,对他内在系统问题的影响会持续发生。在我的很多咨访关系中,不少人说到他回答我的某一句话,对他的念头会产生一个持续的影响。这是自主发生的,不是我们事先知道某句话某些事,我们只是在当下去工作。

家庭治疗不管是系统的理论还是结构的,萨提亚的、认知、精分、焦点、叙事以及家谱与家庭分析都是一种角度,这种角度就不存在真实的问题,因为只要是角度就是部分,不可能是全部。而你看到的部分有没有用,这一部分在临床治疗中才是重要的。你要寻找有效的可以让来访者产生变化的方法,至于是好变化坏变化,你根本不知道,对于来访者期待什么样的变化,你不能预见,这里面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情境。

但是要促进他的变化就要寻找到一个有用的存在,但是你不可能真实的了解你的来访者。实际上,不管你和这个来访者呆十年二十年,你不会比他更了解他,你不会比他更好地生活,同样你不会比一个妈妈更了解她的孩子,所以你必须在未知的状态下工作,无法在一个预设的已知的方式下工作,这样的方式太过霸道,粗暴,太过简单。你觉得家庭是这样就幸福了,天哪,那糟糕了,很多家庭治疗师的婚姻都不见得幸福。

这些东西都是一个角度,都内含很多假定,存在是巨大的复杂。在每一个个案里,你都必须以遭遇的未知的情境去工作,你不能有任何预设,甚至不能有诊断系统。和来访者接触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去碰诊断,因为一旦这样,你的视线就被挡住了,便只能看到与个案相符合的地方,你再也看不到其他部分。那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治疗师,在和来访者咨询的过程中,要搁置医学的这些想法,然后等他离开以后,评价这个过程,你可以回到你的专业领域里,和同行交流用的,是有益于你的职业成长的,却不是和来访者交流用的,来访者不需要心理学的词汇。

当然,总体来讲有任何心理学的角度与技术只是建构一种咨询现实,离开咨询室,这个真实就瓦解。不管是精神分析、认知行为,这些理论都不可能应用在真实的生活里,这是叫建构了一种带有咨询意味的现实,而这种现实是两个人贡献的,不是咨询师或者来访者单独贡献的。

其实我们往往会深陷很多假定,我会谈到为什么要用这个角度去讲授催眠这堂课呢?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被局限于一种理论,你越崇拜一个理论,你就越盲目。我记得曾奇峰说过一句话:“不学精神分析很傻,只学精神分析更傻。”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曾奇峰老师的课,但是我还是要加一句,如果你学习心理学的理论而放弃了其他的知识,那你也不够聪明。

因为心理学科的知识不是最高的知识,也不是精英分子做出来的,心理学是二流分子干出来的,精英分子都是被社会推崇的。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要对所有涉及人类科学,艺术,考古、伦理学、社会学、包括人类学等等都有所了解。不要精通,心理学也不能精通,因为精通就是被催眠了。经常有动力学的治疗师跟人吵架,谁要说动力学不好,就跟谁拼命。这样也不好,你想你都是一个心理医生了,还极力捍卫理论的话不就成了一种信仰吗?

理论的催眠,就在于只调情,不结婚。是只对一个理论调情,但绝不说我是这个理论的人,包括我学家庭治疗以后,我很快就搞后现代整合,而不说我就是做家庭治疗的。如果你说你是动力型的,你就只关注动力,所以经济学家都很狡猾,他们都说自己是整合的。整合型是为来访者服务的,为来访者整合出来的,是为每一位来访者创建一些东西,是为他服务的。

态度:信仰的盲目、盲从是很悲哀的,信仰本身不需要你这样,不需要盲从的信徒。痴迷它就会类似信仰,所以需要清醒的信仰。理论的学习也一样,只要我们痴迷于它,就类似信仰的状态。家庭治疗是远不及动力学那么完整,精神分析是发展最完整,信徒试图用此解释世界上的一切。因为我说过一次,就是:“弗洛伊德最大的贡献是养活了任何理论都养不了的那么多的人,还很体面,这是弗洛伊德最大的功劳。”

但是家庭治疗没有那么多狂热的弟子,所以家庭治疗师都不太富有,因为我们没有把理论推到宗教的层面。家庭治疗,在中德的环境下,我们相对比较温和,接纳,什么都可以,也不会做理论讨论,我们讨论的是生活,因为家庭就是生活。但家庭也是一种视角,它不是全部的真实。

在抽象的理论化的假设下才有理论的成立,不管是牛顿的还是爱因斯坦的,都是在一定的假设中成立的。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牛顿的理论,像距离除以速度等于时间,初中就会学到,高中就会用来做一道难题,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理论只会存在一个抽象的静态的世界里。我们开车从北京到天津,你永远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因为真实是复杂的,是有多重系统和不可控因素的。包括我们现在谈到的霍金的理论和后霍金时代的理论也是假设,就像我们的头发很难了解我们身体的全部,蚂蚁不会了解大象,大象不会了解蚂蚁,我们去了解一个目前的全部也是很难。

但是我们不知道,又狂妄地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任何理论都是一个假定,就不是全部的真,它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真。包括医学,西医的假定有很多理论,他把人都看成一种人,每个系统是一样的。甚至可以把上世界50年代的用到现在,它不认为这个世界都在进化,他也不认为人类在进化,他认为一个理论建立起来就死了,这就是我们国家经常说的言语论断。所以现代的科学也是静态的科学,包括我们能够掌握的科学,现在的科学还是一个对抗地心引力的科学,是一个静态的科学,就是假定那些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才成立的理论。没有什么理论是跨存在的,但是我们本身是存在的一部分。就像蜜蜂不太了解人类一样,人类的局限性,我们做不到,不能狂妄。我们必须强调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一种特定的假设中才成立,没有这个假设情境,它就不会存在。所以不能去随便批判和否定一个东西。

存在是一个巨大的复杂。这一点,我倒是很感谢刘丹。我记得刘丹给我一本书《复杂》,那本书对我来说真的是革命性的。我突然意识到复杂的存在,任何理论在复杂性看来都是不存在的,包括现在的科学。就像有一个回答很好:“地球现在水深火热了,我们该怎么去拯救地球?”然后地理物理专家回答:“地球不需要拯救,你们需要拯救你们自己。”地球一直都在进化,一直在超越人类。所以我们不知道面临一个未知的地球存在是什么,不管你在地球干什么,地球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地球不管你们,无视你们的存在,但是我们却试图说明全人类全世界甚至是全宇宙,我们都能去把握,这是科学的狂妄,这样科学就已经成为了宗教,但是宗教不狂妄。

所以离开一定的基础,不管我们和来访者交谈得多么美好,但是你要想到的是,离开你那个在就不在了。别以为来访者在你面前表现的改变是可以维持的,来访者的改变是针对你的在,而不是生活中在,不能混为一谈。很多东西,你只能陪伴,我们是以未知的心态去陪伴他,但是我们不知道他和我们的遭遇中能否合一。我们不能假定,不管你工作多少年,仍然不敢说因为见了他,我的生命有所不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做自我修养,你要做什么样的人,才能让很多人因为和你的人生遭遇发生了奇妙的人生轨迹的改变。

所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个美丽的风景,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个事件,一次情爱,都可能导致你的生命由此不同。而治疗、咨询希望创造的就是因为与你遭遇而不同,但是你并不知道会有什么不同,来访者自己发现自己在不停发生变化,但是你不知道。但是,如果你知道,那一定就不是真的。

很多年前的一个咨客给我发来短信,说:工作了三年,在三年中,我唯一能记住的是你对人的关怀,不仅仅是她,还有所有她生活中的那些人。也就是说我在处理她的个案的时候,我要小心的处理她和所有关系中人的状态,我们每个回馈的信息都让她找到她对自己内心无害的态度。不是我要说什么,而是我用他言语中的某些信息逼他找到什么状态。去年去深圳,想聊一聊,毕竟是十几年前的来访者。结果见了她以后,才知道她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婚姻和好了。但是当时我不知道他的丈夫是谁,也不知道她的婚姻走到哪一步,我只是用我的方式去和她接触,这就是你并不知道她要朝何方改变,你亦不能预见。

这个假定很有意思,说读一个人的书,你一定要读他的前言,你需要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可信可不信的时候看看前面几章,如果没有新意就放弃它。如果看到一些东西你似曾相见,觉得他也认为是这样,就很高兴,那这本书看了也是白看,因为有可能你没有增加任何东西,只是增加了自信。别人的经验真的用到你自己身上,真的好吗?

没有钱买鞋子的人,就看到没有脚的,我总算还有一双健康的脚。但是生活中有多少人愿意用主观的快乐去支配自己的生活呢?当然我们知道现在80后、90后的人的确是不在乎别人的价值观,只在乎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们这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年的人已经把中国浪费得殆尽,没有什么土地,什么矿产,我们甚至把2050年的东西都浪费光了。

分享到:

最新心理文章如何出现在这里

今天,我来当小编!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