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入口

注册/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心友网在线 > 心理文章

2016/6/4 14:47:06  浏览量:2345次

心理导读:

文:儿童心理师非比

场景1:A城市,聚光灯下,一具尸体映入眼帘,旁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慌乱地掩埋着,嘴里喃喃地说:“对不起……不要被发现……你死了吧……你不能活……”

主角w:“那是我,那是那一年死去的那个我~,我亲手埋葬了她,她再也没有活了,她死了。”

导演:“埋他的那个人是谁?”

主角w:“那是另一个“我”,那不是我,那是别人都喜欢的“我”,那不是真的我自己……”

场景2:B城市,幽暗的灯光下,主角拉着妈妈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主角Y:“妈妈,您走后的这些年,我常常做梦梦到您,梦到与您快乐的在一起,可是每每醒来您已不在,我都痛苦的哭泣……妈妈,我想您,我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跟您说,您就走了,好像我的灵魂也跟着您去了……妈妈……”

场景3:C城市,主角泪流满面,看着日渐衰老的母亲,

主角Z:我做了那么多,容忍了那么多,受了那么多的苦,多想让你知道,多想让你抱抱,但你只知道护着后爸,只知道让我容忍他,而你却从来不知道他是怎样对我的,为了这个家不再破碎,为了不让你伤心,我一次次的忍下来……

导演:你想让妈妈为你做些什么?

主角Z:我挺好的,你不用担心,你就跟后爸好好生活吧,你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你的身体不好,我不需要你为我做什么,……不用管我……

这是在非比依恋关系工作坊中的几个镜头(征得当事人同意刊登),虽然没有相同的故事,更没有相同的心路历程,但类似的场景却时常出现。所有的心理治疗都围绕一个核心:拯救自我。

上面的3个故事主题分别是:1自我和假我。2哀悼与分别。3施爱与被爱。看似3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其内在都是关于“自我”解救。

主角W在青春期时遭遇应激事件,强迫自己改头换面去适应外部世界,始终觉得真正的“自我”被自己“刻意”埋葬掉了。

主角Y则因为妈妈的突然离世而未做好接受丧失的心理准备,一方面心理依附对象的突然丧失使自己好像失去了自我——我没了?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应激导致“自我”退行,不安全感使得自己对现有依恋对象依附需求更加强烈,则引发了婆媳矛盾、夫妻矛盾——我要爱,这时婆婆很可能被投射为“阻止自己爱”的“魔鬼”。

主角Z的情况看起来好像自我很强大,很能罩得住一切,不需要母亲关注自己,而这些倒可以反向理解为:因为“害怕提出要求、害怕被拒绝、认为自己不被重视、不会被满足”的心理预期,而用“先撤退”的方式保全自己不受“伤害”;也可能是因为长久以来的“道德”规范对自己进行着“超我攻击”,不论什么原因,“习惯地、理所当然的、引以为荣”地用虚假的“自我”在关心着别人,而真实的“自我”却躲在某个主人至今依然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哭泣着,它会在潜意识中继续让Z难过、纠结,甚至做破坏的行为,直到主人可以发现并且能做到勇敢面对、表达“真我”时,“真我”才被真正释放和解救。


父母警惕养成“假我”孩子伤一生

“真我”是什么?假我又是怎样出来的呢?

人,从出生,历经艰难险阻长大成人。

在心理学研究的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新人诞生之初,先有的是身体,我理解那时的“人”——只能说“人型”其实就像一个被切开的绿皮白萝卜,你看到的只是皮和白肉,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感觉”都没有——这些都需要妈妈来传授。然后在3、4个月,或者因人而异的更短的2、3个月中被周围的人、关系、各种互动所熏染,就好象在白肉上进行雕刻,每个身边的“发生”都视为“刺激”在白萝卜肉上留下一道道划痕,那些经常发生的、成为主要的纹路并连接成为某个作品——就是这个人的“心理底版”形成了——成为一切的基础,主导日后的所有感觉、感受、态度、认知和行为。“心理底版”形成的过程也是“自体”形成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婴儿都能顺利的形成自体——也就是原初的真我。

当我在弱小到连自己的感觉、感受都要靠妈妈来体会和表达的时候,我只能依附在妈妈的心灵上,在精神上与妈妈连在一起,才能有我自己的存在。这时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妈妈。而妈妈的心理如果没有我,那么我似乎也就不存在了。我的存在需要在妈妈的爱里、眼睛里才能看到。如果妈妈的眼睛里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我,妈妈经常不能准确表达出我的感觉,那么他对待我的方式会让我混乱、经常地被逼迫,被侵犯,那么我就不再是“我”,我就只能成为那个妈妈需要的“我”,而我的“真我”就没有建立起来,我只能顺从地去做个“假我”给你们所有人看,而你们也觉得那个“假我”就是我。

无论怎样,讨好你们就对了

这些都成为我“心理”模型的一部分,进入潜意识,成为思维、认知、态度,并指导行为。这个结果是——真正的我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从来没有为“我”活。

再大一些,我要乖、要听话,要按照权威们的要求去做……

我必须按照你们的要求去做。

我只能按照你们的要求去做。

你们是对的,你们都是为我好的,我不需要思考、争取、失败、挫折……

我也不能反对、不能不听话,更不能不感恩、不领情,甚至憎恨你们——那样的我是我不能接受的。我要做完美的“我”、好的“我”。我要照顾所有人。我要顾全大局。我要……

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我都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我真的想要、喜欢的那个我了。

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到底要什么。我什么也不缺,但我就觉得不快乐、空虚、空……

我使劲帮助你们,照顾你们,让你们所有人都觉得我好,我优秀、善良、可爱、孝顺、大气,你们都赞赏我、夸我、羡慕我,这样我觉得自己有价值,我的价值从你们那里来。

但我也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除了在意你们的评价之外,我不知道要什么,我更不知道我怎样做才是不讨好你们。我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不知道怎样改变才行,有时思想知道,但行动总是做不到。偶尔,我想做自己,但不知道怎样突破。但更多的时候,我不敢改变,我不知道怎样去适应改变以后的样子,所以我拒绝改变。

有的人生下来就没有过自我;

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控制而丧失了自我;

还有的人因为特殊事件而改变了自我……

就主角W、主角Y、主角Z来说,不能从一个剧情片段、一场剧就下定论,但寻找到真正自我到底被哪些东西隐藏在哪里却是他们共同的目标,直到把保护他们的防御一一解除以后,找到那个原初的自我重新滋养,用心雕琢,底版就此开始不同,当内在自我丰盈起来的时刻,外在行为和感受自然发生变化,内心就真的充实、富足啦,再也不用担心是否被爱、谁在爱、谁爱谁了。

真我、假我,对儿童健康成长伤害大

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持有一个虚假自体的儿童工作的难度往往要比对一个自闭倾向的儿童工作更困难。虚假自体可能会让身体运动能力、智力都更超前发展,这样的出于自我生存、自我保护的过度发展,却往往令一些家长沾沾自喜,却不知这恰恰是心理发展缺陷的表现!

那一层层把自己包裹起来的洋葱皮变着花样的用障眼法保护着那个弱小的真我,唯恐露出真身来即被毁灭。所以相对于调皮、不守规则的儿童来说,那些很乖巧、不会说“不”的孩子反而更加令人担心!

这让我想起那位怕吃饭被噎死的学习成绩优秀的乖乖女;想起多年前那位终于敢骂人的孩子却得到了老师呵斥而表现出的极大地委屈;更想起眼睁睁看着别的同学去参加集体活动,而被父母不重视放在家里的孩子,当面对老师对家长的埋怨时,却笑着帮家长说:“没觉得好啊……”

超出一般孩子的忍受力的虚假自我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真我”却在吃糖上实在不能容忍多等一小会儿,马上吃掉也使他成为第一个不能忍受的孩子。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会满足家长的期待去“努力”做到最好。这样的孩子,快乐么?会有自发性么?会有后劲么?

“假我的为你去努力”与“真我的我喜欢去努力”有截然不同的内在动力,其行为结果和自己的内在感受、自我评价当然大相径庭。

试想,一个比儿童年龄多若干倍的成年人,在生命历程的经年中又会培养出多少令自己都难辨真假的各种防御策略在意识、潜意识的游走中“保护”你,不让你的真我探头呢?

而今天作为父母的你,有多少时候看到了孩子的真正想法?

如果家长自己就是一个假的自我,或者常常自恋地看到魔镜中那个完美的没有瑕疵的自己,那么,你眼里映射出的孩子怎么可能是真正的孩子自己呢?你是不是正在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虚假的自体?

一个人离开“心理”是无法有“行为”的,心理必定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一个人也只有先发展出了心理,才能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其他的感觉、感受、思维、智力、能力等。

家长心理成长,孩子才能进步

在现实中,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不是说说这么简单,更不是分析一下就可以了的,而是要真正去改变它,真正的完成这段心路历程。这样的改变将使自己内心安定、平和、充盈、笃定、有爱、有价值。在现实层面改善亲密关系、为人之道,更融合于环境之中。提高生命质量。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老师常说:“正常人都有,我的成长经历并不好,但心理学帮助我多活了至少50年!”

对于任何人,释放自己的真我并不简单,习惯了的“假我”成为思维、变成思维定势,存在于精神、心理的任何层面,而更会在行为中肆意流淌、搅乱主角,“真我”常常感到委屈和无奈,也会觉得纠结、痛苦,影响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密关系等,只有通过学习、觉察练习、提高反思能力,才能一点点找到、修改、再体验,最终达到释放、解脱……

本文为育心堂原创,欢迎转载、转发,请注明作者:儿童心理师非比,媒体刊发请联系版权

分享到:

最新心理文章如何出现在这里

今天,我来当小编!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