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入口

注册/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心友网在线 > 心理文章

2016/6/12 12:07:58  浏览量:2552次

心理导读:

怎么才能与孩子建立支持性亲子关系呢?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两个小故事。

吃冰棍的故事

爸爸给天天买了冰棍吃,天天一边吃一边跳台阶玩儿。爸爸说:“吃完再玩儿吧,要不冰棍该掉地上了。”天天不听。

于是爸爸说:“那咱们可说好了,冰棍要掉了,就不能再买新的啦。”天天正玩得高兴,点点头痛快地答应了。

结果没出两分钟,冰棍就掉地上了。天天傻眼了,抬头可怜兮兮地望着爸爸。

如果你是天天的爸爸,这时你会怎么办?

是坚持原则,不答应給天天重新买一根冰棍?还是一边唠叨着“我早就说了吧,你看看你不听吧。算了,再給你买一根,下不为例啊。”一边又給天天买了根冰棍。

或者,你还有别的应对方式?

穿衣服的故事

早晨起床,游游要求妈妈给穿衣服。妈妈温和地说:“我很愿意帮忙,但是你都6岁了,穿衣服这样的事情,是应该你自己做的。”

游游立刻不高兴了,她重新躺在被子里,撅着嘴喊:“你不给我穿衣服,我就不起来!”

妈妈也急了,严肃地说:“再給你5分钟,你要不穿好衣服,那就穿着睡衣去学校吧!”

看见妈妈生气了,游游才又磨磨蹭蹭地起来,老大不愿意地穿好衣服,跟着妈妈出门了。

在上学路上,妈妈平复了一下情绪,耐心地又跟游游说了一遍:“妈妈任何时候都愿意帮助你,可是你也应该学习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觉得游游此时是什么心情?假如这类事情不断发生,累积起来会给游游留下什么记忆?
是“妈妈说得对,我的确不应该这样撒娇耍赖”?还是“妈妈真讨厌,明明能帮我,偏偏不帮!”

说到这里,我想起刚刚发生的一件事来。

今天放学,女儿一回到家就气哼哼地扔下书包,拉长着脸扑到我怀里,说:“妈妈!我讨厌爸爸!爸爸不给我买冰激凌!”

我搂着女儿,和爸爸无奈地相视而笑——就是这个小孩,昨天还抱着爸爸脖子幸福满满地感慨:“我最喜欢爸爸了!爸爸对我最好!”

这样的场景,相信父母们都不会陌生。所有的孩子似乎都自带“白眼狼属性”——无论你为他付出多少,曾让他多么开心幸福,他都会因为一点小事气哼哼地冲你嚷:“我讨厌你!”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孩子往往是根据当下的直接感受来作出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是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的。

大脑中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是有两个系统——本能系统和理智系统同时在运转的。外界信息进入大脑后,由于神经通路的结构性原因,信息是首先到达本能系统,然后才到达理智系统的。

因此,人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本能情绪,然后才是理智的思考。

孩子的理智系统远未发育成熟,大多数情况下是本能系统在处理信息,做出反应。

所以孩子不会做出“妈妈是为我好,是希望我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的理智思考,他只是根据当下的直接感受来作出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的。比如”爸爸不给我吃冰棍,我感觉很不开心,所以我讨厌爸爸“。

穿衣服的问题会更复杂一些,孩子的这个要求背后很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比如没睡够,心情不好;不想去上学;想撒个娇;甚至有可能是要测试一下“妈妈是更爱我还是爱妹妹”。

这些需求往往是潜意识层面的,孩子自己恐怕都没有清楚的意识。但是被拒绝之后,不管妈妈的态度多么温和,道理如何明白,也仍然会让孩子觉得不开心。

那么,类似的情绪积累得多了,有没有可能形成一个“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妈妈不会帮我”的印象,在将来再次需要妈妈帮助的时候,这个印象会跳出来,阻碍孩子对妈妈求助?

必须说明的是,上面这些分析不是小题大作,不是说我们日常的这些做法就一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也绝不是说为了和孩子关系好,就要答应孩子的一切要求。

只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①  很多我们认为顺理成章的养育方法,以及我们本希望教给孩子的道理,由于孩子大脑发育的阶段性特点,这些信息传递到孩子大脑的时候,却形成了我们根本没想到的另外一套认识,反而成为困扰了孩子的因素。

②  由于这些因素的不断积累,长此以往,会不会在潜意识层面干扰甚至破坏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感和亲密感,从而影响了我们与孩子之间建立起支持性亲子关系?
基于这样的思考,面对我们养育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时,有没有可能找到更合适的处理方法,从而化我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再来看一个故事

两只甲虫的故事

晚上脱衣服洗澡,游游总是往床上一趟,把两条腿高高翘起,说:“妈妈,帮我扯一下裤腿!”

妈妈刚开始很恼火——这孩子,这点儿事都不自己做!真够懒的!但是转念再想,整整一个白天,自己上班,游游上学,就晚上睡前这点儿时间可以一起玩会儿腻会儿。游游很可能就是想撒个娇,或者借机跟妈妈玩闹一下。

于是妈妈做出很惊讶的表情说:“哇!哪里来一个大甲虫,怎么在四脚朝天翻不过身来?”游游最喜欢模仿甲虫了,立刻双腿双脚乱蹬,乐不可支。

妈妈索性也到游游身边躺下,学游游的样子双手双脚朝天不停乱动,说:”啊呀呀!游游甲虫救命啊!妈妈甲虫也翻不了身啦!“游游奋勇爬起来,用力拉妈妈,却被妈妈拉进怀里,两个人抱在一起,在床上滚来滚去,开心极了。

就这样玩了一会,妈妈说:”好啦!现在看看游游甲虫能不能自己脱了衣服去洗澡啊?“游游利索地自己脱了衣服,洗澡去了。

所谓支持性的亲子关系,我的理解是:

不是事事替孩子代劳,也不是满足孩子所有需求。而是要在态度和感受层面让孩子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爸爸妈妈爱你,支持你,会和你一起面对困难。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会和你在一起。

当心中存有这种“支持”的意识,再回到文章开头的“吃冰棍的故事”,如果你是天天的爸爸,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分享到:

最新心理文章如何出现在这里

今天,我来当小编!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