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入口

注册/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心友网在线 > 心理文章

2016/6/12 16:57:11  浏览量:2288次

心理导读:

作者|武志红

凭感觉写文章,感觉是那么好。

那么,是不是我在那里等待就可以了,等待我心中有感觉自动涌出。

这个办法或许可以,但以我的经验看,这是不属于我们人类的经验,那是极少数的一些圣人们才可以做到的,譬如老子,譬如禅修功夫极强的和尚们。

对我们人类而言,找到感觉其实是一件极为艰巨的工作,你常常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充沛的感觉才会自然涌出。

《千与千寻》是一部杰作,而这部杰作,宫崎骏是如何凭感觉完成的呢?

宫崎骏说,他是先凭着感觉画了一百多万幅画后,才突然有了一种感觉:这个故事圆满了。有了这个感觉的那一刹那,整个故事的结构框架自然形成了,而后宫崎骏只需按照这个感觉剪辑即可。

我想,正是因为宫崎骏的这一感觉,《千与千寻》才给了我一种感觉:整部片子看起来很流畅,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同时又完全没有故意为之的感觉。

据说,美国大片与电视剧的创作都有一个模式,几分钟一个高潮,几分钟一个性感画面,等等。这种模式,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极度揣测观众的需要是什么,然后按照观众的心理特点去编剧。

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美国大片与电视剧常常是精彩的,但很少是第一流甚至超一流的。

当然,按照美国大片与电视剧的方式,也可以获得成功。也如你的人生,如果你的注意力特别放到对别人心思的揣测上,然后就此加以利用,那么你也可能会获得成功。

但至少,你可以知道,还有像宫崎骏这样的另一条路。

我自己写文章时,那些我满意的作品,清一色都是因为使用了宫崎骏这样的路线。

譬如,我在分析芙蓉姐姐时,整整花了20个小时的时间,去网上看所有关于芙蓉姐姐的资料,最后,突然间有一个声音从我心中跳出说:够了!

那一刻,关于芙蓉姐姐的故事的整个框架自然在我脑海中呈现出来了。并且还有一个画面在我脑海中形成:一个小女孩在爬墙,墙有点高,而她爬墙的本领不高,她摔了下来,她的自尊心受伤了,她对着墙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我才看不上你,我要爬更高的墙。她真的去爬更高的墙,但是,她没有锻炼自己爬墙的本领,她的本领还和以前一样,甚至她为了表达对墙的蔑视,她根本不锻炼,到了最后一刻直接去爬墙,结果不会有奇迹出现,她又摔了下来。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更大伤害,她对着这面更高的墙大喊,我才看不起你,我要爬更更高的……

这个画面正是涵盖了芙蓉姐姐心理的核心,她本来一门心思考北京大学,但三次努力失败,最后一次失败后,她从一个从来不打扮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打扮得性感到怪异的女孩,而她的目标同时也变了,她要考北大的研究生,考北大的研究生两次失败后,她改考清华大学研究生,并且,三次研究生考试的专业都不一样……

通常,我们会认为,是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分析一个事物,就可以认识到这个事物的道理。但其实,事物的道理,是我们将自己投入其中时领悟出来的。

用很哲学的话来讲,是当一个事物的本质与我的本质建立链接时,这个事物的本质自然会出来。

换一句话说,如果你想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你能投入到这一领域中。

这一点宫崎骏也有精彩的论述,他对美国记者说,他不是导演,故事本身才是导演,故事“有一个内部的秩序,就是故事本身的需要,它可以把我带向结局……不是我制作了影片,而是影片自己完成的,我没有选择,必须服从。”

这看上去是一个很深的道理,但我想,只要你有任何一次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件事的体验,你都可以体验到这一道理。

当然,这一道理也可以用更平实的方式来表达。

美国人彼得·林奇被誉为“股圣”,在股市,他的影响力仅次于巴菲特。实际上,在同等时间内,彼得·林奇创造的效益更胜于巴菲特。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他的办法看起来很土,就是对他感兴趣的公司进行充分的调查,然后根据充分的调查来断定是否购买这一公司的股票。

很多人也会这样做,但是,他们中很少有人达到彼得·林奇的境界,这一境界的核心是信任自己。彼得·林奇有过一句很牛的话:

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美联储主席掌握着无数的内幕信息,而且他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决定投资市场的短期甚至长期走向。可以说,在股市上,他的货币政策就是超级飓风,但是就算这样的超级飓风都不能撼动彼得·林奇的立场。这一如德川家康,就算拿八千人对阵羽柴秀吉的五六万人他也不慌,就算有一个机会可以杀死羽柴秀吉他也不心动。

咱们老祖宗一句古话赞誉这样的人说: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如果你想多少活出一点这样的感觉,关键就是信任你自己。


分享到:

最新心理文章如何出现在这里

今天,我来当小编!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