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努力赚钱,是为了求取生活快乐;但,快乐是有钱人才能享有的吗?钱是否真能买到快乐?在你的快乐方程式中,钱有多重要?
如果跟人问起「你认为哪些人是快乐的人?」
经济有困难的人会说:「有钱人!」
有钱人会说:「比我更有钱的人!」
在很多人的快乐方程式中,钱可能是排首位的重要元素。试着想一想,豪宅、名车、名牌服饰、环游世界、提早退休、享受人生……光是闭上眼想象,便足以令人兴奋莫名。钱是否能买到快乐,令鬼推磨?如果可以,我们会作出下列有趣的预期:
(1) 很有钱的人会比一般人快乐得多?答案是,一点点。
有心理学家(Diener et. al.) 曾研究在富比士杂志(Forbes)列为最有钱的100位美国人,他们的财产都超过一亿美金,但和同社区的一般美国人相比,快乐程度的差异并不如想象中大,他们只是略为快乐。
(2) 突然暴富的人会很快乐?答案是,一点点。
1970年代早期,有人在英国研究过因为中足球彩券而发财的人。他们之中,有39%说十分快乐,相对一般人的比率较高(只有19%);但研究员也发现发财的人也有发财的代价,他们往往失掉工作和成就感,和亲密的人分手,和家人、朋友不和。
(3) 现代经济发达,收入倍增,现在的人比以前的人快乐得多?答案是,不。
无论是美国、日本、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额外的快乐。以美国为例,1950年代有35%的被访者说自己十分快乐,近2000年时则有33%,人们的快乐并没有随着物质的富裕增加,不只这样,研究员更留意到American paradox:收入倍增、离婚率也倍增、青少年自杀率增加三倍、犯罪率增加近四倍!
(4) 在富裕社会生活的人比贫穷国家的人快乐得多?答案是,一半一半。
心理学家(Diener et. al.) 比较39个国家的快乐程度,发现在富裕社会生活的人比贫穷国家的人快乐,购买力和快乐的相关程度为0.5。但有趣的是,只要国民所得超过8000美金(约新台币26万),这个关系便告消失,钱不能带来更多的快乐。
钱不能太少,但只要满足了生活基本需求,钱便似乎失去魔力,富豪李家诚可以很快乐,你我他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