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文章 |
|
|
案例分析之复旦大学投毒事件 |
发表时间:2014/8/9 11:30:39 发表者:王保英 (访问人数:3554次) |
- 从1994年清华女生投毒案至今,19年来,中国校园一直不平静,北大江平案、中矿大投毒案、扬州大学投毒案……到现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无一不令人心惊!美国校园常发枪击案,而我们的校园里却屡发投毒案。原因何在?对我们所有人的心态和生活又有什么影响?
美国校园的枪击事件与中国校园投毒事件从心理角度看一个代表暴力,一个代表阴毒,这是否是两种民族的心态特征所致,不得而知。中国古代巫术思想里有下咒语、扎人偶、破风水、摄人魂魄等技法,反正要让所恨之人活不好,这些做法都很阴毒。在中国私人无法获得枪械,如果不禁枪,中国校园枪击事件可能也不会少,几年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校园也是用枪击杀害了导师与同门师弟。一百年前后西方曾流行左轮枪对决,双方各走五十步,面对面的开枪射击以解决仇隙。一百年前后的中国流行栽赃诬告,借刀杀人,背对背阴着使坏,俗称“明抢易躲,暗箭难防”。中国人骨子里比美国人更具危险性,所以儒学修身养性才得以广泛推广。文化有时是民族特征的一个反面镜,宣杨道德可能因国人德行缺乏,歌颂慈爱也许因民众冷漠而生。中国人普遍缺乏信仰与宗教信念,内心恶意缺少心灵的自我约束,法律惩罚并非时时奏效,心灵的煎熬却无处可逃。所有宗教都追求对他人的善与爱,迁让与宽恕是基于人本恶的伦理思想。中国式信仰大多是多神崇拜,谁灵就烧谁的香,哪怕是一块石头,一颗古树,一汪清泉也会有人去磕头烧香。汉人的信仰更具功利主义色彩,遇难拜观音,考试拜文殊,得病拜药王,求子拜多子菩萨,反正都是有求而去。中国古代文化一直存在王权崇拜,对权力理想化,神化,因而也不需要去信仰另外一个圣人,这可能是国人对信仰不那么热衷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境遇不佳时,一般不从自身找原因,习惯于抱怨他人。由于中国历史上苛政比较多,国人也习惯于脱责,凡坏事都要努力把自己摘干净,甚至不惜落井下石表示自己的忠诚。凡好事都想沾一沾,心里难容别人比自己好。好比较,好妒忌,重利轻义也是国人较为浓厚的心理行为。古语说:“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所以古代君王只要重视农耕,奖励手工业,支持商贾,少苛捐瑶役都会获得百年盛世。古代中国文化崇尚复仇,“杀父之仇,毁妻之恨,丧子之痛”是非报不可,不报无以面目存世,与仇人不共戴天。武侠书籍中流传着一种江湖精神,除暴安良,窃富济贫,对奸邪之人人人得而诛之,为兄弟情义两肋插刀,视法律而不顾。加上中国文化是一种家国天下的文化,人从小到大都不是一个独立于世的人,而是隶属一个家,一个小集团,一个群体,个体行为首先要对家、团体负责,然后才对国家负责。如果人不能成其为一个独立的人,那么显示民权的法律就毫无意义。直至今日,企业条例,团队章程,集团规则,新政纲领要比法律在人心目中位置更重要。
中国古代重视育人,“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现代中国重视育智,提倡个人竞争,颂扬发家致富,相当于“不因利小而不为”。道德经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今天的主流意识充斥着精英文化,财富者的思想与身影,难觅淡泊,宁静,独善其身的情怀,又怎么去实现天下的和谐与稳定。一个国家千万不要把忘我,无私,克己当作教条来奉行,一个不珍爱自己的人又怎么能去珍爱这个世界,珍爱他人,一个从不把自己的生命当一回事的人,又怎么会对别人的生命产生尊重与珍惜。校园投毒案虽说不算什么大概率的事件,只是几位年轻的生命就在这样悄悄的凋谢让人痛心。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做人不要做绝,给人留后路等于跟自己留后路”,想想那个把毒放进饮水机里的人,正处在什么样的心理绝境的挤压中。心理学告诫大家有几种人最好不要太得罪,被动攻击性的人,外表忍让老实内心却充满敌意;偏执性格的人,有仇必报,必究;自恋狂的人,我好大家好,我不好大家都别想好;强迫性格的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非此即彼;轻度智障或酒毒依赖者,低自尊,麻木冷漠,对人的苦痛没有共情。古人比较智慧:“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说的也是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逝者已矣,应该关爱的还是活着的人,也要关爱那个投毒者。不管投毒的动机何在,愿“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能够激发国人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
|
最新文章 |
|
|
|
|
|
咨询师信息 |
 |
姓名: |
我是本人,申请领取个人网站 |
资质: |
证书编号: |
单位: |
职称: |
|
 |
|
预约咨询 |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
QQ咨询: |
 |
欢迎咨询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完整简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