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作用
年中,婴儿的个体差异在安全型依恋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上所述,婴儿的气质对安全型依恋的发展不是最主要因素,研究显示对母亲和父亲的安全型依恋是互相独立的,其依恋模式随着养育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确实依恋研究的许多发现均强调父母亲的照管方式决定婴儿的安全型。除了已经介绍的事例,Ainsworth所做的贡献也经常被提到,她发现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的最初的激惹性和哭的数量之间没有关联性,但是母亲对最初婴儿哭的反应和之后婴儿哭的次数明显减少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易激惹的婴儿不会制造一个持续激惹的母亲,但是却会被负责任的母亲安抚下来。
然而,从统计学中得出的概念,在个案中使用可能会发生误导。依恋研究是在正常、健康、足月的婴儿样本中进行的。Ainsworth本人也承认,婴儿的行为对母亲的作用可能在婴儿发育过程中诸多危险因素中较大的一个。
随着依恋研究的扩大,婴儿的作用可能将被更多的进行研究,并且已经有研究报道有阳性发现。例如,新生儿追踪人脸的能力与安全性依恋高度相关,如果一个照管非常困难的新生儿很可能发展出不安全型依恋。
内化(Internalization)
Bowlby发展出的概念“内化性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解决了先天的作用在内化概念中先天存在的部分问题,解释了儿童依恋模式具有逐渐变成自己的属性。虽然家庭环境对儿童会产生持续性影响,依恋模式的持久性最终变成自身调节。正如Bowlby所阐述的“现存的认知和行为结构决定什么被感知、什么被忽略、一个新的环境如何被构建、什么样的行动计划很可能被构建去应对。甚至目前的结构决定以后会变成哪一种人和寻求哪种环境,回避哪一种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选择。”
因此,婴儿构建的世界模式能够使他了解事物,预测未来和计划行动。因为关系的工作模式是通过相互交往得到发展,儿童会内化关系的2个方面、即父母亲的工作模式,和自我的工作模式。例如,如果儿童体验到可信赖的负责的照管,他会构建自己的工作模式是有能力的和可爱的。如果他体验到的是被拒绝,他构建自己的工作模式将会是不值得获取帮助和无价值的。
Stern认为内化性工作模式很可能被认为是RIGs的组成部分,(RIGs:泛化的相互交往)确实依恋理论和Stern的工作是兼容的并有补充作用,弥补了Stern工作中的不足部分,如,安慰和应激的心理,婴儿依恋的特殊性的解释。
如果一种关系要达到最佳状态,每一方必须有可靠的工作模式,并且根据他们之间的交流情况可以不断的修正和更新。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母婴之间的直接交流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安全型依恋两者间有较多的眼睛对视、言语、情感表达、共同分享玩具。这种区别在婴儿处于应激状态时更加明显。安全型婴儿仍然会直接向母亲表达他们的愤怒、恐惧和要求。而回避型婴儿只有在很满意的时候才会进行直接交流。
这种差异会持续存在,Main 做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显示,5岁前是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6岁时可以和母亲进行自由自在的交谈,话题非常广泛,包括个人事情和情感表达。而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6岁时,话题非常有限,并且避免个人事情和情感表达。
这种交流障碍说明是防御策略的运作,排斥防御被认为是对巨大的精神痛苦或心理冲突的反应。正如Bretherton所描述的:临床资料显示,当依恋对象习惯性对儿童的寻求安全的依恋行为嘲笑、误解对父母亲的爱引起的拒绝行为,否认孩子对依恋对象的焦虑、愤怒和爱的情绪时,儿童会产生心理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采用的排斥防御,即,不意识“坏”的,不可爱的父母工作模式,而只对有“爱”的模式保持通路。
儿童在寻求安全努力中受到挫折时,除了使用防御策略外,儿童的自我模式也深受母亲的对其感知方式的影响。孩子不被母亲认识到的特性易于被自己忽略。通过这种方式,儿童人格的主要部分可能被分裂并且不能被整合。如果母亲错误赋予儿童本身并不存在的意图和情绪时,情况会更复杂。
Bowlby指出:父母亲说的和做的常常是矛盾的。当父母亲的概念与孩子的实际经历相抵触时、个人的情感和记忆的排斥性防御作为保持安全依恋的方法出现,因为其使孩子以好的形象看待依恋对象,将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冲突。婴儿恐怖可以被理解成为对依恋对象保持安全关系的一种方法,孩子将由父母引起的恐怖归因于外部事物的关系。例如,当一位母亲为自己2岁的儿子读书,讲述一条龙能够吐出烟和火的故事后,这个男孩出现对所有有怪物的图书产生恐惧。在治疗中显示,母亲经常以香烟烫他,作为控制他行为的手段,并且确实曾有一次烫伤过他。Bowlby(1973)以小汗斯焦虑依恋和害怕丧失母亲的依据,重新解释了小汗斯对马的恐怖。
隔代间的传递
心理治疗师知道父母亲自己童年时的依恋表现形式和他们的孩子对他们依恋的特性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在访谈父母童年经历时发现,他们与访者交流的特征与他们回答的内容一样的。抵抗型和回避型婴儿的父母自己的意见具有典型的不一致性和矛盾性特征,尽管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并且这一特征没有被他们所认识,而且他们的说明在可预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抵抗型婴儿的父母通常给予冗长的解释,提供很多证据说明他们仍然对与自己父母亲的关系(或者记忆中的)感到很困惑,这是一种不愉快的和令人困惑的关系。回避型婴儿的父母给予最简略的说明,因为他们尽量减少关系的重要性,而且他们趋向于忘却童年的经历。他们可能会泛泛总结自己有幸福的童年,但是不能提供证据或者有自相矛盾的证据。
与不安全型婴儿父母相反,安全型婴儿的父母对他们的童年会给予前后一致的说明,会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带有感激心情的回忆来说明其间的关系。这些父母中的绝大多数具有安全型童年,但也有一些回忆是不幸福的和被拒绝的。他们对这些经历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省,并且试图去理解这些。有一部分人与他们父母的关系仍然很紧张,另一部分人已经原谅了他们的父母。
这项研究结果支持临床的发现:如果成人能够谅解他们不幸福的童年,认识到童年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的影响,他们的父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不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就可以避免有害的童年关系的重现。例如,一个父亲怀着愤怒的心情回想被自己父亲责打时的情景,他的父亲一边打一边说,“我打你,是因为你自讨苦吃”。他不太可能去打自己的孩子。
早期干预的需要
心理治疗师对依恋理论的抵抗可能会继续,不仅因为这个理论的新奇,还因为这个理论的部分发现是令人不愉快的,它对成人的心理治疗含义不明确。Bowlby最近致力弥补依恋理论在治疗过程中的负面作用,但是这个研究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东西。同时发现在导致个体差异方面,父母的行为对婴儿的作用比婴儿对父母的作用要大得多,这让心理学家难以接受。但是因为成人比先天的禀赋容易转变,这个信息是乐观的,其对预防干预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直到心理治疗师关心这个领域,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母—婴心理治疗才会起作用。从精神动力学角度,当父母亲与婴儿被看成是一体时,他们的关系会得到更迅速和有效的改善。在一种简短的和集中的干预过程中,不安全型依恋常常能够持久的转变为安全型依恋。因为婴儿的内化工作模式的关系还不能自我调节,并且对父母所做的变化而做出反应,所以结果会很快出现。治疗和结果都能够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