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景丽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两性婚姻
 
临汾心理咨询师景丽谈健康家庭分离关系(二)
发表时间:2014/9/14 9:21:10 发表者:景丽 (访问人数:904次)



  •      第四个:过度象征化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对中国目前的一个印象是,全世界华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钢琴在这个就是一个高度象征化的一个代表,人民在它上面赋予了很多的意义,比如,高贵,优雅,阶层等等,有靠近此物,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要,另一方面,这个也隐含着一些攻击性的需要,比如,带着孩子区考级,看我孩子把别人打败了,但是呢,我有的时候有个矛盾的心理,就是看到现在孩子参加很多艺术,或其他能力方面的培训班,而我那个时候呢,什么都没有,但是,反过来想,他们应该羡慕我们,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玩的是更加原始的东西.

    比如说,象征化低的东西,如泥巴、棍子,或一些小动物,但是,大家知道,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如此的亲近大自然,这也是现在孩子们比较悲哀的一面,过度象征化会导致虚伪,还有导致一个人实际的生活能力的降低,还可以导致,过度的情感隔离,因为,在可以直接对一个人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不说,我给你弹一首曲子,这个时候也可以看到,心与心之间遥远的距离,这里面包含着害怕,害怕跟另一个人亲近,就已经表明那种安全感的缺乏和摆脱孤独感的之间,强烈的内耗,这种内在的硝烟密布,只有一条弹钢琴,这一条蜿蜒曲折的通道可以散发,大家可以想象得到这个人的内心状态的样子么?

    第五:过度背景化

    现在社会上,很常见的一个词“拼爹”,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现在甚至在幼儿园,在入学前,老师先要调查的是,孩子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好像现在这个被教育部明文禁止了,但是很多老师还潜伏地在做,而孩子们之间,谈论的也是,我爹是做什么的,我妈是做什么的,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说,我仔细体会了一下,这种言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一个人的背景已经把这个人本身给掩盖,对于父母来说,过度在孩子面前证明自己的社会背景,说明他心里很虚,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是一个好父母,所以需要这些背景来挡住前面,来隔离孩子跟真实的自己靠近,说到底,就是父母自己心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父母,而他们又害怕孩子们看到这一点,所以,就努力地编制了一副宏伟的背景,来挡住孩子的视线,很遗憾,孩子天生就是父母的读心器,在孩子们心中非常清楚,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

    每个大人都当过孩子,仔细回味一下,应该不难体会到这点,只是孩子们很善良,所以,也就配合父母做了一个好观众,为了显得逼真,一开始,他们往往也会复制父母的言行,在学校或社会上来宣传父母的社会背景,而代价是,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真实的自我价值,因为在虚假中呆得太久了,就忘记了原本的真实,同时,社会中,老师和其他跟他一样的同学,会迎合这样一种行为,被华丽的背景所吸引,而忽视真实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内在潜能和特点是什么?在表面上的社会迎合和赞叹下,孩子就会慢慢地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回应式地对父母的背景为荣为傲,我可以想到的一个画面是,盘绕在大树上的藤,生存只能依附在大树上。相反,家庭背景又会成为另一些家庭,发展自卑的土壤,孩子们在父母过度的遮掩中,听到他们心中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声音,所以善良的孩子也会呼应父母的心声,将自卑的种子种在自己心里,在学校羞于谈及父母,大家也常常看见在学校中,有很多这样一些可怜的人总是被欺负,而这种羞愧,是一种在人群中非常注目的攻击靶,(它弥散着一种信息,解码出来就是,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不值得别人尊重),在这里,我们也暂时抛开社会道德的大旗,来看看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周围的同学因为都是孩子,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就回应式地来欺负他,让他重复体验到,我不够好。从而加深这样一种畸形的心理动力,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常常会不平凡。要么成人后,愤怒地来力争更大的社会背景,或者破坏社会背景(极端的例子是恐怖分子),要么自怨自恨,来吸取周围人的能量,他会无意识地制造出很多事件,让身边的人卷入悲伤的大海,或者带入愤怒的火山。所以,在他身边的人,常常会被动感受到一种无能的感觉。就如当年,体验到父母背景来压低自己,不让真实的自己得到发育。

    第六个:工作化

    我遇到很多的家庭,父母都在拼命的工作,然后被孩子给忽略了,他们为什么要拼命地工作呢,就是因为如果他要是有过多的时间在家里的话,他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而要在家庭情感里卷出自己的脆弱,因为家庭里是一个少讲理、多用情的地方,也就是说,是一个很容易接近真实自我的地方,所以,在外面跟别人玩,要安全得多,看起来就不用那么心苦,真的是有很多孩子被父母用过度的勤奋工作给毁了,他们被巨大的忽略了,很多孩子对这样的父母在童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所以这样的父母对国家、民族的确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实在是亏欠妻子和孩子太多了。

最新文章
放下错误的家庭角色 让“内在小孩”大胆做自己 2015/4/17 16:51:12
是否对于医生有恐惧? 2015/4/17 16:49:10
床罩中的心理学 2015/4/17 16:47:28
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 2014/11/25 17:00:52
七个寓言帮助你成长 2014/11/25 16:56:01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21篇)
个人随笔(16篇)
原创文章(25篇)
咨询心得(3篇)
心理美文(13篇)
两性婚姻(17篇)
职场心理(2篇)
其他(2篇)
其他文章推荐
“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简快20...
8月19日晚7点-9点《如何爱自己》...
8月23日临汾心理咨询师景丽将打...
秦皇岛首届体验式教育班会暨家长...
临汾景丽心理咨询师一起走进4月1...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