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赵霞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经典问答
 
太原心理咨询师赵霞:男人最容易生病的情绪有哪些?
发表时间:2014/9/16 11:39:28 发表者:赵霞 (访问人数:1123次)
  • 病给自己的“好处”:释放过度的愤怒、气忿、嫉妒、仇恨、痛苦、悲伤、郁闷、冤屈、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等消极、不良情绪。

    一个人有了某种压抑过分的强烈情绪,又没有表达、发泄的方式,只好以疾病的方式隐蔽地表达出来,以求心灵深处的某种平衡。大怒而不得发泄,郁结成肝病,就潜意识而言,毕竟是怒过了,有了表示了。思虑过度,伤脾,不思饮食。于是,过度的思虑也便有了表达。饭都吃不下了,算是对得起所思虑的人与事了。

    病给自己的“好处”:释放过度的忏悔、羞愧、歉疚、负罪感等情感及情绪。

    这时,某一种疾病就是以自罚、自惩的象征意义出现的。因为曾经流产了,觉得对不起未能降临的生命,于是,就有了妇科病。因为过去打伤过人,或打伤、打死某种动物,有罪恶感,于是,手臂就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样,内心就会产生不自觉的自惩后的平衡。

    病给自己的“好处”:缓解过劳的压力,取得休息的权力。

    人总是在无止境、无节制地追求名利功业。在追求时,欲望的扩张从不考察力量的限度。过于紧张的压力,过于劳累的压力,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身心支持不住了,承受不了了,潜意识一定会运用各种素材制造一个疾病,使人缓和自己的节奏,获得一定的休息。感冒常常是最平常的手段。其余各种手段就多了。

    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用来作为对过劳的警示。人在疾病后休息,常常是心安理得的。这充分表明疾病在此时出现的目的性。疾病在这里解决了欲望无止境追求与力量有限度之间的矛盾。

    病给自己的“好处”:缓解生活中各种尖锐矛盾的压力,使人取得时间上缓冲的余地。许多人物在遇到困境无法解脱时便病倒了,于是一切事情便都可往后推延。

    人常常面临极其尖锐的、几乎是无法解决的矛盾。社会生活中,事业中,生活中,这种矛盾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疾病常常会应需而出现。人有了病,就可以回避矛盾了。疾病是回避许多困难的最有效手段。

    病给自己的“好处”:缓解各种感情过度的压力。

    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爱得过度,引发各种情绪活动,对心灵造成巨大压力而无法解决时,疾病便是惟一的手段。林黛玉无法面对爱情的痛苦,疾病便适时出现。有了病之痛,起码能少想点爱情之痛。

    疾病可以使一切都相对淡化一点,放下一点。疾病是遏制过度心理活动的有力手段。

    病给自己的“好处”:缓解责任、义务的压力,使人得以推卸责任。

    每个人都有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做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做朋友的责任和义务,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做人的责任的义务。各种各样的责任和义务。当责任和义务对一个人构成了某种不堪承受的压力,或者成了不情愿承担的负担,而另一方面,良心和道义的压力又使他不能逃避责任和义务,这时,疾病便应需而生。

    人都病了,还能管那么多事吗?

    疾病使得处于矛盾中的人解脱了,他可以在不受良心与道义的自谴下推卸责任和义务。

    这对男人来说,是一种很“聪明”同时又很“有效”的手段。

    病给自己的“好处”:疾病是缓解生活无聊的手段,疾病是精神空虚者的伴侣。

    疾病带来的一切活动──求医、问药、治疗,可以成为充实生活的可悲的手段。很多人一退休就开始看病跑医院,就是对这一款的注释。用围绕疾病的奔波来装点自己的生活,是人生最哀叹的挽歌。

    病给自己的“好处”:疾病有如麻醉剂,能麻痹一切痛苦感,麻痹一切现实的尖锐刺激,能使人在麻醉中推卸各种责任,解脱各种压力。

    疾病常常有如吸毒。它有时一面以其痛苦折磨自己,另一面又让人产生吸毒一般晕乎乎的幸福感,陶醉感,麻木感。疾病的这一种“好处”,是具有极大腐蚀性的。它使人“上瘾”。很多人在这种好处的毒害下,长期以疾病为伴侣。他们明里很为自己的疾病痛苦,但暗里(心理深处)又沉浸在疾病的持久刺激中不可自拔。

    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是这样的毒品。 

    病给他人的“好处”:向周边环境“示弱”,这样便减少了敌人,减少了他人的敌意、戒意。

    这是退而求全的方针。许多人的疾病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这样的作用。

    潜意识经常用这种方式制造疾病以实行“退缩自保”政策。

    有些人还自觉运用这种政策来“装病”。

    病给他人的“好处”:是向家人、亲朋好友、周边人际环境求取同情与照顾。

    疾病的这一好处,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地实现。人从小就运用这个策略来获取父母及家人更多的爱抚。疾病是幼儿求宠的重要手段。疾病也成了许多成年人向家庭及环境求宠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那些性格较软弱的人,经常运用疾病手段来满足情感的需要。他需要沉溺在别人的同情与照顾中生活。他自以为病得很美。环境也以为他病得令人同情。孰不知,这十分地愚蠢。

    疾病是难免的。对于疾病,要求和给予适当的同情与照顾也是应该的。

    然而,过度地要求同情照顾,与过多地给予同情照顾,都是十分有害的。害自己。害他人。


最新文章
让孩子在犯错中学会成长 2015/4/19 15:04:06
杨澜: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 2015/4/17 15:39:39
致家长的一封信 2014/11/18 17:31:25
太原心理咨询师赵霞:小心,别随便进入他人的生活 2014/10/29 15:06:09
太原心理咨询师赵霞:反思自己的问题集结 2014/10/29 14:54:05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29篇)
个人随笔(22篇)
原创文章(5篇)
咨询心得(2篇)
心理美文(13篇)
两性婚姻(13篇)
职场心理(0篇)
其他(9篇)
其他文章推荐
山西太原心理咨询师赵霞称别把劲...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