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看清中国的婆媳关系,不妨先看一下西方的婆婆和媳妇的定义。英语里的婆婆和媳妇是这样翻译的:mother-in-law,daughter-in-law。直接翻译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妈妈和法律意义的女儿。所以当婆媳直接面对面是最好都要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她们不是亲生母女。
所以婆婆不要试图把媳妇当亲生女儿,特别不要把媳妇和女儿去比较。
解决之道的句子就是:“我不是你的妈妈,我是你丈夫的妈妈,所以我给不到你妈妈的爱;你不是我的女儿,你是我儿子的媳妇,所以我也不会要求你像女儿一样爱我。因为我儿子爱你,所以我也可以爱你。以前我照顾我的儿子,现在你可以和我一起照顾他,如果你愿意照顾他多一点,我同意。如果有时候我照顾他多一点,需要他多一点,请你理解我。谢谢你成为我儿子的媳妇,在我不能照顾他的时候帮我照顾他。”
当然媳妇也不要试图把婆婆当成亲妈,特别是不要把婆婆和自己的妈妈比较。
解决之道的句子是:“我不是你的女儿,我是你儿子的媳妇,所以我给不到你女儿的爱;你不是我的妈妈,你是我丈夫的妈妈,所以我也不会要求你像妈妈一样爱我。因为我丈夫爱你,所以我也可以爱你。以前你照顾我的丈夫,现在你仍然可以和我一起照顾他,如果你愿意照顾他多一点,我同意。如果有时候我照顾他多一点,需要他多一点,请你理解我。谢谢你生养了这么好的儿子成为我的丈夫,我愿意在你不能照顾他的时候,替你照顾他。”
看起来,这样就解决了问题。但从序位的角度,还是必须要做一些工作。
婆婆(妈妈)如果是把对自己对丈夫的爱的需要,投射在儿子身上,那么这个婆婆还是要回到自己丈夫那里去找到自己的需要的爱。也或许儿子有(潜意识的)需要像爸爸一样保护妈妈,那么这个儿子需要退回到儿子的角色里。
对婆婆(妈妈)的解决之道是:“我是你的妈妈,你是我的儿子。你爸爸是我的丈夫,他比你更适合我。”对儿子的解决之道是:“我是你的儿子,你是我的妈妈。我爸爸是你的丈夫,他比我更适合你。”
写到这里,觉得有一点轻松了,但要想完全的解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现在社会在家庭里几乎普遍存在的父亲缺位的问题;在中国文化骨子里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中国女性与妈妈心灵的距离;中国女性对男性的愤怒等等这些因素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家庭关系。
真心希望系统排列的思想能更加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让婆媳关系在爱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