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其实就是自然存在流动的能量流。而流动方向的不同,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情绪。能量从下向上流,感受到喜悦和温暖;能量从上向下流,感受到悲伤;能量从前向后,感受到恐惧;能量向前流动,感受到愤怒;能量没有出口,变成欲望。
每一种能量都具备它独特的价值:悲伤是一份结束的能量;喜悦是成长分享的能量;愤怒是守护自己的界限不被侵犯的能量;恐惧是保命的能量。
如果没有受伤的心,那么这些不断流动的能量就像大自然的空气和水一样,自然和单纯。在我们的身体上来来去去。
受伤的心让情绪变成破坏性的能量
什么是受伤的心呢?受伤的心就是需求没有被满足的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需要满足的需求:先天的需求包括被了解、被认同、被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被欣赏被赞美被尊重、被需要等等;后天的需求包括确定性、重要性、与人连结和爱、成长、贡献等等。
关于心理需求的分类,似乎有很多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一点,当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心就开始感受到“伤害”,而一颗“受伤的心”遭遇到“情绪能量”的时候,就开始上演各种各样的“情绪戏剧”。
情绪化的根源:头脑试图要演绎和控制情绪
在情绪能量演变成情景戏剧的过程中,头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受伤的心”的创造者就是头脑这个伟大的作家。它的过滤器功能把每个情绪能量贴上“愤怒”、“痛苦”、“悲伤”等等的标签后,然后就开始去寻找愤怒、痛苦、悲伤的理由。头脑是个很“聪明而狡猾”的仆人,它一般都会往外寻找,把引发痛苦、愤怒、悲伤的归咎于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比如“是他的眼神让我受伤”、“她一点都不尊重我”、“孩子太不懂事了”、“他不该这样对待我”。头脑很巧妙地让每一个主人相信“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因而头脑就可以轻松地从“责任”中解脱出来,然后引导主人开始上演一幕幕向外发作的“情绪戏剧”。
当然,头脑也有其复杂、冷静和理智的一面,比如这些时候:
主人问头脑:我现在很愤怒,怎么办?
头脑说:他是你的上司,你不可以对他发火。
主人问头脑:我现在很悲伤,怎么办?
头脑说:悲伤是每个人需要独自去面对的一件事情,所以不如让我来独自消化吧。
主人问头脑:我现在很痛苦,很想大哭一场。
头脑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把眼泪化为奋斗的力量,去证明给那些伤害你的人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