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常听周围人说,大学生之所以人际关系问题突出,是因为他们自私狭隘、自我中心、矜持孤傲、目空一切、独来独往。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认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并不比其他群体更严重或更突出,只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和这一群体自身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知道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希望大学生能学会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将来走向社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今天演讲的重点是大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但其原则亦适用于校外环境。
在了解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之前,需要首先了解人性。作为一个既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人,他要满足自我需要,同时也要兼顾到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善与恶、单纯与复杂、健忘与记仇、爱心与自私、宽容与狭隘等矛盾体的混合体,无法用好人或坏人来截然区分。一个好人或高尚的人,也极可能有不为人齿的一面;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或人见人厌的讨厌鬼,也存在闪光之处或让人钦佩的地方。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如果一个人身上天使占据上风,则属于好人或品德高尚的人;而如果魔鬼占据上风,则属于我们所说的坏人或卑劣的人。而一个人身上的这种天使和魔鬼属性会随着时间、地点、场合不同而变化。因此,人际关系问题就显得复杂难以处理,但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又变得比较简单。
这就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缩影。不可否认,三个人在一起时,其中两个人的关系若表现得近些,另外一个人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加之当事人自己“挺敏感的”,很容易把不经意的远近看成有意而为之。退一步讲,即使是有意而为之,另外两个人做出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因此,为了自我感觉好一些、三个人相处和谐,当感到“恼火”或“愤愤”时,坦诚、礼貌婉转地告知那两个人自己的感受,才有可能三个人就此探讨,了解问题出现的缘由,从而使情况出现转机。
适时打开心里那扇“窗”
愤怒是人类情绪中的一种。屡次或无节制的愤怒情绪会让别人对自己敬而远之,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举步维艰。所以,控制愤怒,是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的一点。引发愤怒的事件或情境会因人而异。一个因为堵车而大发雷霆、出言不逊的人,可能在其他场合,如别人批评他表现不佳时温文尔雅、沉着应对;而有的人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会激烈反击,而在其他场合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这与我们过去的经历和我们对事件的解释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