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困难、危险、伤痛、失望、忧虑、丧亡,特别是喜欢的亲人的丧亡,各种社会压力,都可以在自卑感的图像里发现,焦虑、悲伤、绝望、羞耻、害羞、发窘、厌恶,这类强烈情感与心态就是最常见的形式。它们可以在脸部表情与身体的姿势中看出,其情景就像是肌肉的正常松紧度突然丧失了,或者以一种运动的形式出现——表现为情感的、物质的撤退、或是从持续追问人生的方向的撤退。同时,在理智领域里也出现了退却、逃避的思想。
感情领域,就我们所知,则用感情的激动反映不确定与自卑的事实,借以加强退却的冲动。人的自卑感,通常是在向前奋斗的过程中耗损掉的,可以很生动地在生活的风暴中见到,清楚地在重大的考验中发现。
甚至在努力控制愤怒、厌恶、鄙视这些感情时,人也应该能看到生活风格的活动。风格是在追求“优越”这一目标的强制冲动下形成的,靠着自卑感的驱策前进。理智,是生命的第一形式,可以因为不肯面对问题,执著于追求路线,而造成人的精神官能症、精神病以及受虐狂性质的行为。在另外一种形式里,情感,除了混合形式的精神官能症之外,还会有下列更大的活动表现——自杀倾向、酗酒、犯罪、主动的变态活动,这些全都视个人的生活风格而定。然而,不可以把这种活动误认为勇气,“勇气”的桂冠只能戴在奋力向前进的人的头上。
人们对生活的各种问题准备不够,会引起1000种不同的形式,以表露心灵与身体的自卑与不安全。这一缺点,甚至在较早阶段就引起了各种的自卑感,并表现在人的性格、运动与仪态上。由自卑感诱发的思考模式、在偏离进步途径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所有这些表现自卑感的形式,因为社会兴趣的缺乏而得以强化。当“问题”变得具有威胁性时,一旦出现“外在因素”,就会变得明显。
自卑情结,也就是说,自卑感后果的持续以及自卑感的维持,在社会兴趣不足的情况中得到了解释。同样的经验、同样的境况、同样的生活问题,在不同的人身上都会有不同的效果,而它们在人的生活风格与它的社会兴趣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有没有自卑情结,总是要在下列事实中去找:过去的生活、至今为止的行为、孩童时期被溺爱、发育不完全器官的存在,以及在孩童时期被忽视、没有得到爱。在治疗时,我们会使用个体心理学所用的一些其他方法,包括对童年时期最早记忆的了解、个体心理学在病患生活风格整体方面的经验、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地位对他的生活风格影响的方式,以及梦的解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