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魏徐红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原创文章
 
婆媳关系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4/11/6 12:01:11 发表者:魏徐红 (访问人数:1140次)
  • 关于婆媳关系其实是这样的,婆媳关系是个伪词汇,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婆媳关系有两个重点,一,权力之争,婆婆想在儿子家当家做主;二,最重要也最不愿直面的一点——母亲将儿子当做情人而排斥媳妇,其实就是个三角关系。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1.糟糕的婆媳关系;

    2.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是多么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关系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他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这时,这个婆婆会祝福媳妇,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势必要分离的,不是最爱

    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不过,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仿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

    但是,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并且,为了父母的健康,我们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她)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因为,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是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最多的资源留给配偶。相反,当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时,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这就是有关婚姻家庭中我们都要认真的做好各自的角色,希望每个人都有个健康的家庭。



最新文章
婆媳关系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2014/11/6 12:01:11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我是本人,申请领取个人网站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0篇)
个人随笔(0篇)
原创文章(1篇)
咨询心得(0篇)
心理美文(0篇)
两性婚姻(0篇)
职场心理(0篇)
其他(0篇)
其他文章推荐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