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我的心理咨询室来过一位年近40岁的未婚中年女性,她名叫小芳(化名),齐耳的短发、娇小的身材,瞪着两只大而无神的眼睛,流露出许多无奈和迷茫。
小芳告诉我无论她面对任何需要选择的事情,就会内心纠结万分,难以抉择。我请她举一个例子,小芳说:例如,她崇尚佛教,在一个道场听佛学课,一方面她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她不认同,另一方面她又觉得那里的工作人员对自己比较好,所以内心就反复纠结要不要在那里继续听下去,自己迟迟做不了决定;还有一件事情也是这样,她想到某一寺庙出家,那里要求申请去该处的人员都要体检,做胸部透视。由于她听到有人说没有生过孩子的人做胸部透视会对身体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就又是内心反复斗争到底做还是不做胸部透视?她自己觉得两件事情对她来说都很重要,她无法分出轻重。
由于小芳长期处在内心纠结的矛盾心态之中,所以经常不自主地暴饮暴食,撑得自己特别难受,已经对身体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为了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前来咨询。
在咨询中,咨询师了解了来访者的原生家庭情况:来访者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上有一哥一姐,自己排行老三,母亲在家中非常强势,从来不相信、不理解小芳,也从来不会站在小芳的立场上说话。例如小芳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打架,母亲就会对她说:“你应该尊重哥哥、姐姐,不应该和他们打架。”如果小芳和比自己小的孩子打架,母亲就又会说:“你应该爱护弟弟、妹妹,怎么可以和他们打架呢!”小芳听了母亲说的这些话,内心特别地委屈和难过,怎么说来说去都是自己理亏呢?但从来不敢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直到现在,母亲仍然不相信小芳,每当听到她在外面学佛,总担心她去做坏事。
母亲对小芳从小就要求特别苛刻,不允许她说别人的一句坏话,可是她自己却言行不一,经常在背后说小芳父亲和嫂子的坏话,在小芳面前也是什么话都骂得出来,丝毫不顾及小芳的感受。母亲的两面性还表现在对小芳和她的哥哥、姐姐经常指责、批评,而对外人却毕恭毕敬,异常谦卑。小芳从小内心就特别害怕母亲,经常会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去讨好取悦母亲。
经过对小芳的评估,可考虑诊断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伴贪食倾向。
对小芳的心理分析:小芳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被尊重、被关注的家庭,她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主体位置和存在感。由于长期以来她的母亲忽略了小芳的内心感受,她在女儿面前只讲理不讲情,导致小芳内化了自己和母亲的互动模式,也成为了一个只讲道理而忽略自己内心感受的人。再遇到需要自己对某件事情做出选择时,由于她只用头脑思考,去争取做对、做好,而不会去体会自己内心更在意、更需要什么,所以很难为自己做出选择。另外,由于母亲从来不去表扬、认可女儿,而是经常打压、指责、怀疑,母女长期的互动导致女儿逐渐对自己不自信和怀疑,由于内心有自卑心理,所以在选择时特别追求完美,希望自己是正确的,因而只愿意接受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而不愿意接受对自己不利的方面。由于小芳内心过于理想化的期待和目标,而导致她无法对许多事情做出抉择。
心理咨询师对小芳的建议:希望来访者能够坚持长程的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逐渐地体验自己成长阶段的一些负面情绪,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并学会表达,释放其从小被压抑的情感,逐步抛弃假的自体,构建真实的、健康的自体,逐步促进自己内心的的领悟、修通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