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杨春静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个人随笔
 
你是否知道你今天的愤怒源于你父母的遗传?
发表时间:2015/4/18 15:09:57 发表者:杨春静 (访问人数:1595次)


  • 我曾收到一位女士的来信,她一直反抗她丈夫对她的控制。这位女士在信中详细描述了她丈夫的野蛮行为:
      ——经常对她大喊大叫,让她不知所措,
      “你懂什么?一边呆着去。”
      “你总是这么不小心!”
      “得啦,你就是这么想的,别再跟我争了。”
      “你就不能温柔点,我看见你那个样子就生气。”

      这些话,会从控制欲很强的人嘴里脱口而出。在家庭关系中,这种口头的责骂或威胁,有时还会伴随暴力行为的发生。
      很多人问我,“他们(父母、爱人、同事)怎么会那么做呢?”
      他们向我叙述自己的遭遇,更想搞明白一些人总想控制其他人的原因。“为什么那些控制欲太强的人,从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多么让人难以忍受?”
      另一些人则很郁闷,他们总是没有办法抑制自己想控制别人的念头,即使那些行为严重到使爱人离他们而去。
      他们觉得有什么东西突然“控制”了头脑,然后糟糕的事情就发生了。而多数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毫无意识,直到发生暴力,爱人离去之后才幡然醒悟,却悔之晚矣。
      侵犯了别人,自己却没有感觉,他们真的着了魔吗?能简单地用“失控”来解释对别人的控制行为吗?这一切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样的驱动力呢?
    看过外国人哄孩子,在电梯口,两个外国女人聊得火热的时候,两个外国小屁孩就在地上爬来爬去,满身灰尘,也没见人家外国孩子因此怎么不好。 
    可是,现在的父母或者孩子的教育者是否这样说过: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玩艺儿!” 
      “不要和老子顶嘴!” 
      “早知道你这样,当初就不应该要你!” 
      姜昆原来说过一个相声,主题就是为自己的儿子操心费力的,生动地描绘了父母的不容易。不养儿不知父母苦,自己做了人家的父母后,才知道有个孩子是多么的麻烦,是不是我们的担心都有必要?是不是我们非要给孩子留下房子留下钱?是不是孩子不上重点就耽误了?是不是非要琴棋书画的给孩子一个个的套子? 
    作为教育的执行者,你要知道——你在控制孩子! 
      每个父母都因该看的书,美国的帕萃斯.埃文斯写的《不要用爱控制我》。这本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价成“人际关系领域的根本性突破、绝佳的心理自助读物”,的确给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出生以来都有这种控制欲和反控制欲,而“保持自我,战胜一切企图控制你的人!”,我想大概是每个孩子以及青少年的真正内心表达。 
      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却一点也没意识到这些行为的破坏性,如果说现代父母还在执行一种“谋杀”,肯定是无意识地谋害每个孩子的个性。结果呢,就出现了“目的是好的,效果是不好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不要用爱控制我。虽然从幼小到成熟,我们每个人都和蛹似的,在家庭的“茧”中温馨快乐地成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就盼着某天弄开一道口子飞出来吗?翅膀硬了不可怕,飞出来化蝶化蛾的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还要飞到别处继续上辈子的流程——作茧自缚。并且按照《不要用爱控制我》的说法,无意识的控制者习惯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意识到了控制行为,却欲罢不能。这个老话题总是让我们的年轻父母们迷茫,咳,多读点书没什么不好,当然,前提是这本书也是好的。 
      教育不是生产线,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不想并且绝对不想看着我们的孩子,进去的时候活蹦乱跳,生龙活虎,出来的时候一个个变成了火腿,就是压缩罐头也不好呀! 
      《不要用爱控制我》实际上讲的是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很长时间不被人重视的心理现象,典型案例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电视剧的主题,一个以爱的名义控制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的故事,冯远征扮演的男主角,初衷总是和他的结果相背离,他也痛苦过,但结果却是越来越不可收拾。 

    如果有人经常强迫你做这做那,丝毫不顾及你的想法;或者你想知道是否控制别人的倾向,以免伤害他人,这本书能帮助你顺利解决这些难题。
      如果有人经常强迫你做这做那,丝毫不顾及你的想法,这意味着什么?你是否很希望摆脱这种状况?或者你是否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控制别人的倾向,以免伤害他人?
    这本书正准备为你解决这些难题,本书以全新的观念阐释了父母专权、孩子逆反、夫妻莫名其妙的口角、朋友因为小事而反目、同事间无缘故地看不顺眼等一些人际现象的成因和并提供了解决方法。案例翔实,说理通俗易懂。让读者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不经意的行为,正确理解和应对周围试图控制你的人,同时适度掌控自己对他人的支配欲,与周围的人和谐共处,从而走向自信幸福的人生。 
    许多人谈到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时,通常会说:“(阅读《不要用爱控制我》)我了解了我与他人的控制欲,我知道了如何应对生活中被控制的困境。”
    “震撼!人际关系领域的根本性突破。”家,可以是温馨的避风港,也可以是折磨人的伤心处!本书让你看清整个家庭背后的来龙去脉,同时学会如何走出家庭阴影,不再自伤、伤人。
    这本书谈的是家庭,我们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书既不温馨也不甜美,而是充满了痛楚。作者道尽了家庭带给人们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邀请读者用真实的勇气去阅读,以便发现自己身上可能携有的伤痕和偏差的来源,从而找回健康的自我。
    作者,约翰·布雷萧,一个传奇人物,出身于酗酒的家庭,神学院毕定后进入修会·立志传教,却因毒瘾被强制送入戒毒中心。现为心理辅导及著名的公共电视制作主持人。他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讲述家庭理论,并以自身的经验印证人会受伤亦会康复的信念。当他们不遵照我所说的话去做时。
    当他们不愿意回答“不”时。
    当他们公然反抗我的时候。
    当他们直接将衣物“挂”在地板上,而且也不打扫他们的房间时。
    当我看到他们出现我曾经犯过的错误时。
    当他们表现得像个无助的婴儿时。
    当他们不做他们的家庭作业时。
    当他们用“那样的口气”跟我发牢骚或争辩时。
    当他们把我丢在一边或忽视我的存在,把我变成“耳聋的父母亲”时。
    当他们在公共场合让我难堪或乱发脾气时。
    当他们对于他们自己的东西不负责任时。
    当他们把东西占为己有,不与朋友或兄弟姊妹共享时。
    当他们试图要控制我时。
    当他们对我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一点都不表示感激时。
    当他们吵嘴或打架时。
    当他们“摆出那种脸色或态度”时。
    当他们顶嘴并说出伤害我或侮辱我的话时。
    当他们说:“我恨你”或“你逊毙了”时。
    当他们不吃我所准备的东西时。
    当我赶着要做事,他们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当他们不愿意上床睡觉或赖床时。
    本书教导为人父母者如何面对自己的愤怒、面对躲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以及在真实生活中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更可以在书中看到,管教小孩的场合里,有着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选择,帮助我们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来教导孩子,而不是徒劳无功地责骂、体罚与无意义的咆哮哭泣。书上所呈现的,并不是艰涩生硬、枯燥乏味的理论,而是作者多年来主持父母成长团体所汇集而成,一对又一对父母的实际经验与场景。相信身为父母的读者们,都能由这些实际的例子中有所启发:将孩子从发怒的父母手中解救出来的同时,也让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孩得到救赎。 
    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完美的父母。小孩子里没有大人的成分,每个大人的里面却都住了一个孩子。父母的愤怒情绪与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密切相关——孩子的表现与父母的期待差距太远,是造成愤怒的主要原因。孩子是我们生命中的礼物,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呵护;养育孩子不仅仅是一连串无止境的家事,更不是无法船决的两难困境。 风靡全球的亲子关系宝典,颠覆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模式!本书将为父母提供陪孩子长大的实用方法,解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技巧。愤怒,人性中最黑暗、令人坐立不安的负面情绪。一旦我们的生活受它所控制和影响,它将会伤害到我们的健康、破坏我们和亲人的关系,让我们更难得到幸福、健康的生活。
    亚伦博士研究愤怒将近30年,他在临床经验中见识过愤怒的种种表现方式,也看到了愤怒如何成为一种负面遗产,从父亲传给儿子,或者从母亲传给女儿。他指出愤怒的根源,并描述过多的愤怒会对身心造成什么伤害。因此,他研究并实践出一套对策与工具,协助那些经常动怒的人控制心中的熊熊怒火。
    本书将教导你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让这些需求获得满足。只要你有心打破愤怒在你身上和你家族中的恶性循环,你就能发现你愤怒的起因,并找出更有效的方式来满足你的主要需求。
    为了你自己着想,也为了你所爱的人着想,你都应该学习克服愤怒,让这个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能够画上句号。
    愤怒是健康的杀手,是人际关系的红灯,是成功的绊脚石,是和睦家庭的原子弹,是我们继承的不良资产,也会是遗传后代的疾病基因。科学管理愤怒,造就理想人生。
    毕加索说过“学会像一个6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这幅画就是一个6岁孩子画的他眼中的爸爸。家有暴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到度会观察到什么?看看这幅画,是不是让你不寒而栗?!
    ★你是否经常感觉到现在的孩子太难以管教?
    ★你是否经常为你上小学的孩子而愤怒不堪?
    ★你是否感觉到每次对无辜的孩子发怒后总是后悔?
    ★你是否知道你今天的愤怒对孩子造成了什么影响?
    ★你是否知道你今天的愤怒源于你父母的遗传?
    ★你是否知道你今天愤怒的反面言传身教同样会遗传给你的孩子?
    ★你是否经常因为拥堵的路况而愤怒过?
    ★你是否因为“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而愤怒过?
    ★你是否因为家人无意中的“恶语伤人”而愤怒过?
    通过本书,你将能学会:
    ◎找出愤怒的根源并加以控制——不用耍花招,不用吃药,也不用接受心理治疗;
    ◎改善你和亲人、朋友及同事间的关系;
    ◎打破愤怒的世代相传,避免将具杀伤力的行为模式传递给下一代;
    ◎维护你的健康,降低你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等疾病的概率;
    ◎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能有效解决家庭教育中如何言传身教的问题。

最新文章
[转] 进入高中后的学习方法 2015/5/25 18:07:35
训练注意力的小游戏 2015/4/18 15:48:24
别让他人的言行绑架了你 2015/4/18 15:43:54
家长告诉孩子成长中三件事儿不能俭省 2015/4/18 15:12:38
孩子,你可以分享你的情绪! 2015/4/18 15:11:30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1篇)
个人随笔(4篇)
原创文章(0篇)
咨询心得(3篇)
心理美文(0篇)
两性婚姻(0篇)
职场心理(0篇)
其他(3篇)
其他文章推荐
每天只问4句话——教育女儿的独...
教育的目的:尊重生命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