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男友相恋八年,正当我们准备结婚时,她突然宣布,新娘不是我。我已经无法再相信男人和爱情。两年过去了,我的内心仍旧充满了创伤的痛苦,无法再去恋爱。
这是一个让人难以保持咨询中立性的问题,也让人很惊讶你竟会那么轻易就放他一马!八年并非一瞬,一个抗日战争都打下来了。如此现实的、铁石心肠的男人会被诅咒:“终身不会再有爱情降临。”现在我们再回到中立的立场谈谈这个世界上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悖论”情境,渴望爱情的人,一生总和真爱失之交臂;逃避爱情的人,又时刻被情所困,为情所扰。爱情需要承诺,但爱情不等于承诺;爱情需要婚姻来维持和呵护,但爱情也不等同于婚姻。爱情不仅仅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超现实,它的迷人在于易变。
情感的创伤并不是一个人要对爱情说“不”的原因,而是一种为了让不合理变得合理的自我解释。如果一个女人只想沉溺于对爱的空想,不愿意真正地对他人投情,心理学的解释是她缺少爱的动力。爱的能力被经典精神分析看做“原欲”或叫“性趋力”。它构成人们行为中的非理性冲突、潜意识动机和生物本能区里的内容,具有攻击性、占有欲和破坏性倾向。而新精神分析认为爱的能力是“生命本能”的重要组成,它的特征是朝外的、开放的、积极地和建设性的,是生命成长动机的来源。而后现代的精神分析接受“爱同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意义。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爱意味着你要改变和重建自己,在给予的同时去获取,两者的不平衡会削弱爱的动力,从而阻断自我的发展。
心理医生大多认为情爱的困惑就是成长的困惑,也是生命的困惑。什么样的女子容易被爱伤害---恰恰是爱的欲望弱的人。她看起来总是不敢主动地去获取和体验爱的快乐,实际上他把对爱的欲求通过内心的合理化机制转移为一种关系依赖,因而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看到你的信,感觉你是有爱的能力的,只是你想压抑它。解决的办法是努力减少对情爱的感伤,攒积压力,以此来增强你对新的爱情的渴望。另一方面,爱常常也有个不应期。在一段爱情过后,人需要有一段相对长的时间来恢复,你需要做的只是等待,让眼下的苦痛自然地来,再让它自然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