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曹璇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咨询心得
 
将来有一天,你会用力量去爱,而不是用弱点去爱(之一)
发表时间:2016/6/13 12:07:30 发表者:曹璇 (访问人数:1022次)
  • 将来有一天你会用力量去爱,而不是用弱点去爱(之一)

    女性的自我成长




    这是一期简单心理微课堂的整理稿,咨询师李文君将会从心理学角度和大家探讨这样一个话题:女性心理功能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是如何受到家庭的影响和制约的?我们又将如何解决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实现自我成长呢?


    在国内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整个社会文化,包括我自身的家庭背景,都是一个偏重男性,但女性又不断抗争的图景。大家都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即是父权制的社会,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特别形象地呈现了这个古老男权社会下,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女人的竞争与爱恨情仇。

    但是,五四运动以来,尤其建国后,开始提倡男女平等的概念:妇女是半边天,妇女不输男同胞。于是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来访者,他们的妈妈几乎在他们刚满月的时候就把他们送进了托儿所。

    在这样的时期,女性看起来跟男人一样变得什么工作都可以做,甚至比男人还要厉害,似乎这就是一种男女平等。在我自己长大的家庭里,我父亲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是独子,我爷爷太爷都去世的很早,事实上一家子全是女人,围绕着我父亲,那个时候我就想,当个男人真好,我必须要像一个男人一样优秀,甚至比他们还要优秀。

    我们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的社会大环境与家庭小环境,带给中国女性的这样的「定义」或者「命名」。

    我在日本求学工作的八年间,发现日本的女性相反地呈现了另外一种状态,那就是甘心情愿地回归家庭,日本社会直至今日也是一个非常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比如,企业中的女性员工在即使工作一辈子,充其量就是升到最低的管理层;即使从最好的大学毕业,女性结婚后也大多选择辞职,回归家庭,生养孩子、伺候老公。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带给了我很大的困惑:究竟到底哪个是对的?女性是要依赖?还是要独立?

    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这样阐述女性的成长:「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

    女性作为“第二性”,无形中被困于以男性为主体所建构的文化中,并选择符合这一文化的标准来塑造女性气质。这使得女性成长不得不以男性为参照。


    波伏娃与萨特

    今天的文章,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女性心理功能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如何受到家庭的各种影响和制约;以及我们将如何解决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实现自我成长。


    女性成长需经历的几个阶段

    心理学家海伦妮多伊齐提出,将女性心理发展分为:青春前期,青春早期,青春期和母亲期等四个阶段。通常所说的「生理上的成长」是指从孩子成长为大人,也就是18岁成年。但是心理成长要复杂得多:作为女性,不仅要完成一个双重认同的过程,而且,多伊齐认为,其中还包含成为母亲的过程。

    什么是双重认同?

    小女孩从降生开始,是通过对母亲的认同,完成她对自我性别的认知的。她知道「我是个女孩子」,可以「穿花裙子、扎辫子」;大概到了四,五岁,女孩的认同对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逐渐产生了对父亲的认同和对母亲的敌对感。这一阶段特别重要,因为,此时,女孩子逐渐学习如何跟男性相处,习得父亲所代表的规则,获得安全感;同时,这也是是女孩不至于跟母亲过度粘连的一个过程。

    有很多小女孩这时会说,爸爸真好,我要跟爸爸结婚,妈妈真讨厌,那么如果这之前母女的关系很好,这个时期父母的关系也不错,过了这个时期,女孩就会很快再次转向对母亲的认同,开始想要穿妈妈的裙子,穿妈妈的高跟鞋,然后进入青春前期。

    在整个过程中,无论哪个阶段出了问题,最终都会妨碍女性的身份认同和成长。


    成长阶段固着的原因及其影响 

    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母亲对女儿发展的影响

    如美国作家南希•弗莱迪所言:“当一个女人生下一个女孩(即另一个女人)的时候,母女俩的命运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了。没有人像母亲和女儿那样相互认同和相互依靠,也没有人像母亲和女儿那样相互限制。”波伏娃也说过“在男孩看来母亲是客体,在女孩看来母亲是自我”,女性认同对象始于母亲而止于母亲的历程足以说明母女关系对女性成长产生的影响将超过其它任何社会因素。

    如果母女关系无法顺利发展,将对女孩子的自我认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母女关系的几种样态

    母女共生式的关系:女儿成长到4,5岁,需要父亲积极地出现完成对父亲的认同。对女孩而言,恋母情结在此处转化为恋父情结——希望自己能代替母亲的角色。在这个时候如果父亲缺席,过于专制暴力或者母亲过度贬低父亲等原因使女儿无法完成向父亲的认同,就会形成母女共生的模式。

    在这种共生关系中,“一方并不把另一方看做一个独立的人。把双方连接在一起的是一种强烈的和对方融为一体的欲望。”处于这种共生关系中的母亲常以母爱的名义拒绝女儿的独立,压制女儿的成长。如果女性没有挣脱同母亲精神上持久的共生关系,那么,这会导致她很难具有独立的精神意识和成熟的人格,也就很难获得有效的成长。



最新文章
想看一个人的人品,约顿饭就行 2016/8/15 14:11:33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2016/8/15 14:02:04
心情是身体的雕刻师 2016/8/15 13:54:42
婚姻里,我们都别做恶 2016/8/15 13:50:16
谁是世界上最难取悦的人? 2016/8/15 13:45:22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2篇)
个人随笔(2篇)
原创文章(4篇)
咨询心得(43篇)
心理美文(75篇)
两性婚姻(26篇)
职场心理(0篇)
其他(38篇)
其他文章推荐
美国科学家谈免疫系统的真相:运...
幸福从心开始
儿童早期焦虑与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的作用
向专业化、职业化迈进
把控“潘多拉”魔盒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