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李敏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原创文章
 
【沉淀•明理父母课堂】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发表时间:2018/6/27 16:15:56 发表者:李敏 (访问人数:1199次)

  •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Rudolf  Dreikurs



    Rudolf  Dreikurs发现十二岁以下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用下列四种目的来解释(1)获取注意;(2)争取权利;(3)报复;(4)自暴自弃。


    此概念主要是根据阿德勒学派的理论假设而来,即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人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归属感。可以说所有人的行为目的便是为了归属感,为了被社会所接纳,以及为了价值感。对幼儿而言,希望自己在家人之间是重要的份子;到了青少年,希望能被同僚所接纳;至于成人,则希望有社会地位。


    所谓儿童的行为目的,其实是儿童用以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不当手段。儿童之所以会以错误的方法来寻求价值感,主要是因为儿童虽然能清楚而正确观察到周遭所发生的事件,但是却常常曲解所观察到的事件,下错误的结论,并做出错误的决定和推论。阿德勒深信小孩子是个极佳的观察者,但是却是个最差劲的评断者。

                                 摘录:《亲职教育模式与方案》P69


    所以,你相信吗?通常,孩子表现不听话、反抗父母或故意捣蛋等不良行为是,就是他内心很沮丧、挫折、气馁的时候。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表现良好能博取称赞,但又希望获得父母的注意与接纳,因此只有以不当的行为,提醒父母注意自己的存在。

     

    这些行为目的在年纪大的小孩或成人身上也可看到,只不过成人的目的更多更复杂罢了。

     


    • 获得注意


    大多数的偏差行为都是为了要获得注意,使得我们一提到这个目的就会与破坏性行为联想在一起,其实在孩子幼儿时期,其行为发展刚刚开始,通常会采用具有合作性的行为去获得特别的注意,例如努力做乖宝宝,以获取赞美。如果他成功的达到目的,那么他会变成一个非常好的孩子,甚至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或是非常的吹毛求疵和害怕失败者;


    如果他不幸失败了,那么他就会去寻求另一种可能的途径来满足他的需求,潜意识中他告诉自己:“既然建设性的行为无效,何不来个破坏性的行为试试看?”即使因此挨骂,也比被冷落来得好。


    例如,父母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时间陪宝宝玩,当他很乖自己玩玩具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是应有的状态,而没有给予关注,而当他开始打扰我们,或者破坏玩具的时候,我们会立刻去纠正、制止或者提醒他,这样也许无形中正好满足他引起你注意的目的。暂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样子或换另一种打扰我们的行为。


    正确的做法,停下手中的工作。告诉孩子:“我看见你了,而且也很在乎你,稍微忍耐一下,等会儿会专门陪你玩你爱玩的……游戏”或者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然,日常生活中,安排特定的时间用心陪伴孩子,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学习如何与我们合作。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信与安全感,使他感觉自己拥有许多的爱与关怀,他会自然地表现出合理的行为。

     

    • 争取权力


    寻求权威的孩子们只有在他们觉得自己是老大时,才感到重要。这样的孩子只想为所欲为,通常他们内心的想法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没有人可以强迫我做任何事”或者“你最好做我要你做的事”。


    即使父母成功的压制了他们,而这胜利却是短暂的,因为父母赢了面子却失了里子。

    确切的说,就是父母可能赢得了斗争,却赔上了亲子关系。所以,父母亲要切记:一旦斗争爆发,孩子就已经赢了。当孩子反抗或挑战时,父母常觉得被激怒了,但尝试去纠正孩子的行动却很少成功。孩子会藐视或抗拒父母,并继续不可接受的行为,或者会暂时停止行为,然后则变本加厉。有些孩子在权力斗争中,会口是心非的依言行事,却在背后做出违背父母要求的行为,即所谓的“反抗式的顺从”。


    而在面对争取权力的孩子时,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并请求孩子帮助。既不开战也不要投降,而是撤离冲突,让自己冷静下来。使用权威来压制孩子的要求,只能加深孩子对权力的印象,深信权力很有价值,也更增加了争取权力的渴望。


    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规则,给予有限制的选择,坚定而和善地坚持到底,培养互相的尊重。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鼓励。肯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贡献。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  报复


    通常权力竞争越演越烈的结果,孩子会逐渐感到被排斥、被拒绝,并相信自己是不可爱的、是受害者,当他察觉自己无法击败父母的权威时,就更为沮丧和气馁了。


    于是他转而以报复的方法,借着伤害别人,让自己被别人仇视,来突显自己的重要性。企图以残忍和让别人讨厌为自己寻求一个地位,以报复的手段来平衡自己的情绪。


    如果报复的斗争在亲子之间持续不断,孩子就会感受到完全的失败,他们可能放弃或为不当的行为寻找借口。

     

    哲人:问题行为的第四个阶段就是“复仇”阶段。

    青年:复仇?

    哲人:下定决心挑起了权力斗争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败兴而退。像这样战败的人一旦退下阵就会策划“复仇”

    青年:向谁复仇?复什么仇?

    哲人: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

    青年:爱的复仇?

    哲人:请你想一下,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力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无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

    青年:为什么?寻求憎恶的目的是什么呢?

    哲人: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就是这么一种心理。

                                  摘录《幸福的勇气》

     

     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也就是他会做一些你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把不良行为升级。其实,如果父母能了解到孩子的无礼或报复行为,只是他收到伤害或伤心失望之后的反击,而不是针对自己所产生的,如果能体会到这点,父母就不至于被迁怒,也就不会像孩子一样反击回去,这场战争便打不起来了。


    正确做法,处理孩子受伤的感觉“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避免惩罚和还击,这时更需要好好改进彼此的关系。父母需要学习一些关于反射式倾听的技巧。发现并鼓励孩子的优点。


    • 自暴自弃


    当孩子感觉到非常沮丧的时候,他觉得他在“好”的社会里丧失了地位,他真的就干脆彻底放弃了,因为他想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的,终究是要失败的。


    他的自我概念逐渐变坏,于是他放弃一切有建设性的尝试,转而寻求无助的途径。


    他会用“我没有办法”、“我无能为力”、“我天生就是很糟糕的”等借口来保护自己,使别人对他不再存有任何的期望。


    他也可以藉此来逃避一些责任,免除许多被责罚的机会。


    但相对的可能受到老师及同学的轻视,父母逐渐感到失望,自己也感到极度的不平衡,甚至因此结识不良游伴,逐渐发展不良行为,尽量在“坏”的社会里求表现,这个过程是一种恶性循环。


    假如父母及老师在孩子开始有如此迹象时,例如:闭门不出,逃学,沉溺于网络。这时未做适当的处理,反而给了他增强的作用,让他更觉得自己是无药可救的,孩子越显得无助,也就更为自暴自弃,这时再想挽救他,为时已晚了。


    当孩子感到绝望,想放弃一切时,会显得很被动,对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父母面对这种行为退化的孩子,要注意他是在消极的反抗。如果想要帮助他恢复正常,必须避免任何的批评,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优点或长处上,多加鼓励。即使只是小小的进步,也要把握机会,替他打气。鼓励,鼓励,鼓励。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当妈妈告诉珊珊不能到屋外去玩时,她就发起牛脾气来。她竭力尖叫,甚至躺在地板上,变得歇斯底理。珊珊想随心所欲,因此她以权力的争夺来获得。“马上停下来!”妈妈喊叫。“我不要!”

    珊珊尖叫,斗争继续进行(显然珊珊已经赢了,因为妈妈失去了冷静)。

    妈妈重重地打了珊珊几下屁股,她哭闹得更凶了。最后,妈妈把珊珊关到浴室,在那儿她又足足哭了二、三十分钟。爸爸回家时,妈妈泄气地抱怨:“实在不知道孩子有什么不对劲,居然发了一整天的脾气。”

     

    让我们把上述“孩子的行为目的”,应用到孩子的行为问题上。珊珊为了能到外面去玩,想控制妈妈。当妈妈拒绝时,她就发脾气,企图逼使妈妈让步。妈妈不愿认输,再度拒绝了,又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狠狠的打了孩子。现在,珊珊不只是因为不能出去玩而气恼,也因为妈妈对她权力的挑战有所反击而生气。因此她想报复,叫闹得更凶。结果是被关进浴室里。


    再将这场斗争做个摘要:

    1.珊珊要到屋外去玩(珊珊的第一个目标)

    2.妈妈拒绝了她的要求。

    3.珊珊发脾气,是想获得权力而随心所欲。(珊珊的第二个目标)

    4.妈妈接受了她权力的挑战,打了珊珊一顿,为了证明自己能够控制。

    5.看到妈妈有力量反击,使珊珊真的生气了,以哭闹得更凶来作为报复。

    (珊珊的第三个目标)

    6.为了不愿认输,妈妈气得把珊珊关进浴室。

    7.为了不愿认输,珊珊继续哭闹喊叫。


    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珊珊的第一个目标背后还有其它两个目的:想要争取权力,同时想要报复。一旦刺激妈妈使她感到挫折,珊珊就表现了她的权力。她已经诱使高大、成熟的大人,像孩子似地争了起来。这样就“增强”了珊珊对权力的争夺。当珊珊继续尖叫,使妈妈更加生气,她是一个神经衰弱的人,珊珊的大力尖叫对妈妈是一个厉害的报复。在追求权力和寻求报复两方面,珊珊都得到了增强作用。下次再有类似情形发生,她可能会同样出招。妈妈不知不觉中已经教育珊珊多发脾气了。

     

    就上述所言,孩子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其目的或动机。不同的孩子可能采取相同或不同的行为方式,来表达内心相同的目的。


    然而,孩子的行为目的会有变化,如幼儿时期大多的行为目的是获得注意,且开始呈现争取权力的行为目的。之后,孩子获得注意和争取权力的行为目的持续,儿童阶段可能开始有报复和自暴自弃的行为目的;到了青春期和青少年时期,后二者行为目的更可能大量增加。因此,对这种行为目的的变化和辨认,我们不得不多加留意。




    ☛沉淀心灵驿站使者—李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纽斯特心理咨询工作室咨询师

    晋中市家庭教育协会特聘讲师

    晋中心理协会会员

    1879中国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标准建设项目成员

    萨提亚家族治疗师

    儿童游戏治疗师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师

    效能父母团体导师

    晋中·方糖读书会带领人;全球方糖带领人编号FT00057


    ☛咨询取向☚


    存在人本主义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

    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资源

    我需要做的就是用我的专业“陪伴”你找到

    你甘心情愿要走的路



    ☛咨询服务范围☚


    亲子沟通

    压力调试

    儿童、青少年咨询

    个人成长与探索


    ☛预约电话☚


    45234404069(同微信号)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
发表评论(共0个评论)
标题:
内容:
   
最新文章
【沉淀•明理父母课堂】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2018/6/27 16:15:56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0篇)
个人随笔(0篇)
原创文章(1篇)
咨询心得(0篇)
心理美文(0篇)
两性婚姻(0篇)
职场心理(0篇)
其他(0篇)
其他文章推荐
【沉淀•明理父母课堂】重新看待...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