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更新时间:2013/10/7 22:28:28发布者:临汾海思漫心理咨询中心浏览量:682次评论:0次
孩子到了叛逆期了,到底什么是反抗期呢?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几次这样的阶段?父母又该如何科学应对?第一反抗期:2-4岁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孩子表现出独立的愿望,虽然能力不强也要自己动手自己干,变得不太听话。这是一种意志的自我表现,心理学上称此为第一反抗期。心理学经验表明,在三四岁期间表...
-
更新时间:2013/10/7 22:27:51发布者:临汾海思漫心理咨询中心浏览量:516次评论:0次
针对日前国内同性恋团体汇整对校园同性恋议题所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约有四%的高中男生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而有十二%高中女生认为自己也有这种倾向。这些数据很容易令人以为我们的青少年同性恋的比率是否节节升高,而引起学校老师与家长的担忧与关注。事实上,家长与老师不必太过担心,即使是您的子女或学生对您坦承表示他有同性恋...
-
更新时间:2013/10/7 22:27:02发布者:临汾海思漫心理咨询中心浏览量:464次评论:0次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通过参加本工作坊可以让你了解自己原生家庭对建立亲密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建构,怎样处理两性间的冲突,通过自我分析、二人对话、小组练习和群体讨论,让参与活动者通过各种互动训练,发现并了解人内在的情感世界,掌握处理矛盾冲突与建立亲密感的能力,提升婚姻与亲密关系的质量。使每个参与者在...
-
更新时间:2015/5/27 16:03:37发布者:禾战刚浏览量:1611次评论:0次
依恋理论的建立是用于解释婴儿的行为,而不是解释成人在做精神分析治疗时的自由联想。结果是一些心理治疗师排斥这个理论。依恋理论的创始人John Bowlby对此毫不奇怪,这是由于我们的职业的不安全性依附于一种理论和他的起源模式,而不是去探索新的领域。我们的临床工作压力很大,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工作中需要依靠熟悉的理论去支持...
-
更新时间:2015/5/27 16:01:02发布者:禾战刚浏览量:1656次评论:0次
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3.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个人,而是治疗一个家族链。4.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5.逆反心理是父母亲的问题而非孩子。6.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的东西。7.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使西方国家集体意识发作率降低。8...
-
更新时间:2015/5/27 15:59:44发布者:禾战刚浏览量:1683次评论:0次
我们学习这么多心理学知识,掌握这么多技巧,不是用来对付别人的,而是改变自己。千万不要学了一点概念,就指责别人或给别人贴标签,用这些利器去剖析、伤害别人。这些武器可都是小刀子,嗖嗖地扎人啊,而且还是哪痛往哪儿扎,老师说我们一定要学会慎言,在说一句话前先思考一下说出去会产生什么后果,会使对方的力量变小还是变大,...
-
更新时间:2015/5/27 15:58:24发布者:禾战刚浏览量:1708次评论:0次
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边缘性人格障碍...
-
更新时间:2015/5/27 15:57:42发布者:禾战刚浏览量:1714次评论:0次
人际沟通原理——任何使得对方进入我们心理的过程都不免于沟通的存在。沟通无所不在。哪怕两人不说一句话,沟通也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在根本不面对、不通话、不接触的状态下,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只要涉及到他人,也可以当成是某种想象中的沟通。这其实就叫“沟通第一原理”。难以想象,两人处于同一时空,却没有沟通发生。结...
-
更新时间:2015/5/27 15:54:03发布者:禾战刚浏览量:1571次评论:0次
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有何区别?人格障碍是不是等同于我们常说的精神疾病呢?对于我么身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们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他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获得其信任呢?精神病患者病前可能出现某些性格或行为的变化,类似于人格障碍表现,比如强迫性神经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等,有时相应两方的区别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