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家庭内出现的悲剧,往往是因为后人违反了原始的秩序,意思是他做了本应属于前人份内的事情。例如:孩子尝试代替父母赎罪或承担所犯错误的后果。所以,家庭辅导中要注意的是:是否有人做出了僭越。
2、孩子永远不准知道属于父母亲密关系的事情,这与他无关。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也绝对不能干涉。亲密的事应永远对其他人保密,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父母如果对孩子讲述他们之间亲密的事,对孩子是非常不幸的,例如:堕胎。
3、父母之间出现问题,孩子总会在自己身上找过失,宁愿是自己有错。如果父母说,“我们不再作为伴侣在一起生活了,但我们还是你的父母,你还是我们亲爱的孩子”,这可以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孩子应该跟著比较尊重另一方的那位,一般来说是父亲,往往父亲会更为尊重孩子的母亲。
4、当某人做决定时,他通常要放弃另一样东西。对他来说,他所决定的东西是存在着的,可以实现的;另一样他放弃的东西其实也是存在的,可以实现的,但他只视它为“不在”。每一样存在的、实在的、可以实现的东西都是被一种“不在”包围着,但是,“不在”也有它的位置,有它的影响力,绝对不是一无所有。当我鄙视“不在”时,“不在”会带走存在的东西。例如:当一个女人决定选择事业,而放弃家庭和孩子时,如果她鄙视或看轻家庭、孩子或男人,这个她没有选择的东西会带走她选择的其中某些东西。反之,如果她尊敬为了事业而放弃的东西,那些东西会对她的选择做出赐予,一切也变得更伟大和丰盛。
5、当孩子的成绩差,你作为父母要对他说:我以前也是一样,成绩一旦下降,也就没有什么好转。当一个女儿迷上了一个明星之类的,父母也可以说:我从前也是这样的。
6、以不幸作为补尝: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减少罪恶感,而作出补偿——拒绝成功、拒绝生命等。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进行补偿。例如,家庭中有早逝的孩子时,生存下来的孩子可以说:亲爱的XX,你已经死了,而我再活一段日子,然后我也会死去。它包含了补偿和自由,是非常谦卑的。
7、孩子到了父亲死时的年纪,常会感到不能生存下去,因为他会为着追随父亲而做出寻死的行为。如果孩子从母亲的身上得到这种感知或有这种推测,孩子中的一个便会代替他,做出本应是母亲应该做的事,如果有这种情况,孩子在想到死亡时是会笑的。
8、在每个家庭中,有一个最理想的餐桌序位,当父母坐一边,孩子依著长幼次序坐在另一边,由右而左排列下去(即顺时针)。
9、孩子无意识地认同父母之前的伴侣,有时会导致精神病变,尤其是当家中没有女儿时,那么其中一个儿子便必须要代表父亲从前的女人;又或者家中没有儿子时,其中一个女儿便要代表母亲从前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