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问答 |
|
|
太原心理咨询师崔清华: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
发表时间:2014/9/14 14:09:48 发表者:张红英 (访问人数:1298次) |
- 一位母亲带着儿子从外地调到北京工作和学习,住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宿舍,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厨房,房间里两张单人床,还有三张单位淘汰下来的办公桌,比起原来宽敞的三居室,确实非常简陋。儿子总说这不像家。但是每天晚上放学后,妈妈都会问他一句话:“告诉妈妈,今天有什么好事?”儿子会在平凡的学校生活中搜索,除了会有考试成绩好了、受到老师表扬了等一些“大事”外。还会有某某同学今天很滑稽、某某老师今天说了一件事、某个问题今天他举手回答了等小事。这样长期训练下来,孩子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找到了幸福感,这种幸福感长期积累下来,终于让孩子对简陋的宿舍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
有一天,儿子说:“我发现咱们这个房子是多功能厅,既是客厅、卧室,又是厨房、卫生间,还是书房。”说得妈妈哭笑不得,这不等于是说吃喝拉撒睡都混在一起嘛,却美其名曰“多功能厅”,实在是幽默和超脱!后来要乔迁新居了,儿子在小宿舍内外拍了许多照片,表达了对陋室的依恋之情,并幻想起来:“妈妈,如果我长大出名了,这个房子就成宝贝了,到时候就让后人按照片的样子恢复原貌,让我的儿子知道他爸爸在这个小房子里创造的奇迹。”听着孩子天真的表白,妈妈开心得笑出了眼泪。
古人有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间陋室既没有仙也没有龙,却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感受幸福的种子。看来,幸福并不是落入俗套的物质一大堆、好话一大筐,这些都会随着人的欲壑难平变得捉襟见肘,这样的幸福感是外在的、是一时的,很容易不翼而飞。唯有学会品味幸福,它才不会稍纵即逝,它才会永驻心田。
我们感觉成人常常会主动体验什么是幸福,孩子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实际上,孩子从幼年时代就有了幸福感体验,但是因为他们的感觉和认识都比较直观和朴素,所以我们常常简单地得出结论:孩子不懂幸福,只知道快乐。并认为孩子的快乐高兴就是幸福。其实不然。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人们对自己生活所做出的总体的主观评价,由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组成,其中情感体验又包括积极情感(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一个人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个体的幸福感体验也就愈强。
孩子只要拥有健康的感官功能和自然的身心需求,一旦得到外界的满足,快乐就到手了。可孩子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未必总是有求必应,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乐便不翼而飞,于是有的孩子可能与各种消极情绪“结盟”了:发泄、生气、苦恼、急躁、焦虑、紧张、愤怒、攻击、赌气……可是有幸福感受能力的孩子则会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来摆脱困境:他发挥创造力积极地解决问题;放飞想象力展望一件比眼前更美的事物;挖掘人际资源寻求外力帮助;自编一则故事为自己搞笑;摆弄一下乐器或玩具分分心……他总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因为快乐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外面的世界,做到这一点的孩子就与幸福“手牵手”了。可见,感受幸福比感受快乐所需要的能力高级多了,快感是靠不住的。幸福感才靠得住。家长不仅要为孩子营造快乐的成长环境,更要培养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
|
|
最新文章 |
|
|
|
|
|
咨询师信息 |
 |
姓名: |
我是本人,申请领取个人网站 |
资质: |
证书编号: |
单位: |
职称: |
|
 |
|
预约咨询 |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
QQ咨询: |
 |
欢迎咨询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完整简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