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段惠萍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经典问答
 
临汾心理咨询师段惠萍:以德报怨的心理原因
发表时间:2014/10/7 13:29:37 发表者:段惠萍 (访问人数:1596次)
  • 有这么一些人一生与人为善,却常遭人以怨报德,搞得自己常常满腹牢骚,却又痴心不改。让他的亲人们很担心,又不知怎样劝阻他。

    真正的问题是这样的人潜意识中有一种“助人者情绪”——希望通过对别人的帮助来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说来好笑,百分之九十九的心理医生在刚执业时都存在着助人者情绪。他们在意疗效,渴望看到当事人的改变,渴望听到当事人感激和肯定的声音,并以此来维持职业的动力,结果却是无意识的把当事人的焦虑、痛苦、神经质纳入自己的人格之中,被当事人挫败、耗竭。

    为了逃避这样的感觉,心理医生会无意识地依赖当事人,对当事人无形的压力、暗示和强迫意念。这正是精神分析提出的心理治疗中的反移情作用——心理医生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带入治疗关系,剥削和伤害了当事人的情感而不自知。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一定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苛刻的自我体验和严厉的专业督导才能执业的原因之一。

    帮助他人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心理期待:

    第一种被称为“助人者情绪”通过帮助别人来感觉自己的重要,获得权威感,获得被感激、被认同、被喜欢的感觉。帮助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关系现实,或内心的一种平衡。这样的帮助者很在意被帮助者回馈的信息,因为帮助的目的就是要获取这些信息,因而也容易被这些信息干扰,以至于牢骚满腹。

    第二种是“功利性帮助,”通过提供帮助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施与小恩小惠,目的是要放长线钓大鱼。或者通过提供一种帮助来控制一种关系为自己所用。这样的人内心可能对被帮助者有一种隐秘的愤怒,要对方加倍偿还给他。

    第三种帮助是“超越性共享”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彼此血肉相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同时,认为财富是大家的,把自己手中的财富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样的帮助不需要被帮助者任何的感激和报答。也不关注回馈的信息。这是帮助的超越。

    上面这些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并非是这种自然的人格超越。她对他人存有一种内心期待,所以才总是感觉别人以怨报德,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和牢骚。当然,这些抱怨和牢骚也是很重要的,类似于自嘲、自我心理平衡,通过诉说得到亲人的同情。作为他的亲人,你就构成了这些人情感疏泄的一个重要环节,能维持他继续以善意待人。你需要热切地附和欣赏他,给他一些积极的反馈信息,来替代那些被他抱怨的人。你要装作很在意他的抱怨,但内心却要对这些抱怨有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因为搞不好,他的焦虑会转移到你自己的心理。

    当然,最好不要试图通过说理,规劝来减少他的唠叨,更不要妄自尊大地替他作心理分析(这是专业人员的事)。一不留神这些好心会办坏事,结果是加重了他的情绪压抑,给他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最新文章
放弃是更大的背叛 2016/5/21 15:19:14
孩子爱哭背后的心理原因 2016/5/19 16:39:56
《段老师面对面》第八期主题 开讲啦 2014/11/3 11:40:43
谈谈人的自我意识 2014/10/25 18:54:54
做梦对身体有好处哦 2014/10/25 18:51:13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22篇)
个人随笔(18篇)
原创文章(12篇)
咨询心得(5篇)
心理美文(7篇)
两性婚姻(11篇)
职场心理(4篇)
其他(15篇)
心理课程(0篇)
其他文章推荐
临汾心理咨询师段惠萍谈意象对话...
临汾心理咨询师段惠萍9月9日晚7...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