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曹璇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其他
 
孩子,是什么让你不喜欢上学?
发表时间:2016/4/26 11:36:54 发表者:曹璇 (访问人数:1027次)
  • 孩子,是什么让你不喜欢上学?






    最近有多个家庭因不想上学的孩子来咨询,这些孩子都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智力发展良好,成绩优异,还有因为成绩优秀而跳级的,但这些孩子都不想上学,或对上学感到痛苦和恐惧,或发展出身心的症状来逃离上学。

    到了这个时候,家长们就慌了阵脚,觉得这时候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可是已经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已经形成不健康的身心,那么,不经过心理结构的重建,是不容易自行康复的,即使能够,也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

    虽然问题的显现在青春期,但是,根源是在幼年,只不过这个时候问题才会显现而已。然而,这个时候问题的解决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孩子的思维、人格都已经形成,如同小树苗根已经长歪了,现在要扶正,需要更长的时间、耐心。

    怎样的成长环境会导致这种情况呢? 首先是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都有问题。这些孩子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对其他人的态度特别敏感,若有某一同学表现出对其没有十分友好,就受不了,会在心里生出种种揣测,也容易因此产生对上学的畏惧。

    那么,孩子脆弱的玻璃心是怎么来的呢?玻璃心孩子的父母通常是不擅长沟通的,因而大都也不懂得给孩子创造和同伴玩耍、交往的机会,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大人一起的。当孩子缺乏与同伴相互交流的机会,就无法形成适应社会所需的人格。


    一个孩子小学时跳级二次,到了高一的时候出现不想上学,成绩仍然不错,但是人际关系问题显现了。这个孩子的父母告诉我说,他们发现孩子从小特别聪明,觉得正常升学是浪费时间,于是不断让孩子跳级。

    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非只有智商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同伴间的友谊、快乐的玩耍以及无聊的发呆,都是必要的,都会促进孩子人格的完善与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应该与别的孩子一起长大,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只要掌握知识和技能,就可以被培养成一个出色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向同伴学习、与同伴交流是要通常从幼儿期开始的,是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自然获得的,不是成人可以教会的,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不平等的,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不同。

    孩子如同没有养成与自己的年龄相符的社会性,就无法融入同龄人中间。没有经历这种过程,将来很难融入社会。


    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都证实,同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作用,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中产生的问题,比如,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拥有同伴的友谊也可以成长得很健康。

    然而,现在城市家庭的孩子,整天被作业、成人的呵护以及各类电子产品包围,少有和同伴自由玩耍的机会,既自大、自我中心又脆弱。

    事实上,不只孩子,成人也都自大又脆弱,我们越来越少向邻居求助,请求别人帮忙,当这样做的时候,担心给别人带来麻烦,担心令对方讨厌自己,或感觉自己低三下四而感觉受伤,当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孩子自己也学到了不去麻烦别人,无法锻炼出人际沟通能力。

    如果只有父母陪孩子玩,孩子则只能在父母的监控之下活动,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渐渐地,孩子就会变成不会自己做主的人。

    独生子女的情况又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过度,孩子日常生活中缺乏天然的同伴,如果家长不善于创造孩子和其他同样玩耍的机会,孩子就不容易学到社交能力。

    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事物都是需要被谨慎对待,让孩子跳级、独生子女等都是违背自然的状态的,都很容易出问题。



    但是,在问题呈现之前,家长们根本没有料想到这些引发问题。

    他们自己的童年兄弟姐妹成群,整天和伙伴们缠在一起,父母基本不管,环境弥补了父母们教育付出的不足,虽然学习成绩上并不一定都很好,但心理问题比较少。

    我童年的成长岁月里,基本没有父母的陪伴、教导,我放学回家后,经常邻居家随便吃,那个时候乡下家家都不关门,平时随意串门,孤独的时候,就到邻居家,有时候一待就一整天,在小伙伴家里吃住,没人管,但是开心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而现在的家长没有这种便利,这也是现代家长普遍感到心累原因之一。

    另一个容易引起孩子问题状态的,是夫妻之间的情感亲密不够。在夫妻关系中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人,通常会依赖孩子。

    虽然有些父母表面上看没有依赖孩子,没有对孩子提很多要求,但是孩子的成长、学习成绩、课外兴趣以及运动技能上,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他们靠这些获得安全感。

    当夫妻情感不亲密,他们感到不快乐,则孩子对父母的脸色特别敏感,很难养成自主性。

    许多父母不够成熟,不能承认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这样的父母会无法忍受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虽然他们并不会对孩子进行体罚,但是他们会给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发出指令。

    有意无意地忽视孩子的要求,一味地把自己的要求和期待强加给孩子,并要求很快有结果,孩子的问题行为其实就是这样造成的。不允许孩子自己判断、自主选择,就是阻碍孩子长大。

    同样,父母一整天都陪着孩子身边,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等也是属于心理虐待。

    不安全感强烈的父母,会拼命地抓住孩子。想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象中的孩子,以此获得安慰,当孩子没有按照他们的期待去做时,他们就会感到伤心,孩子就这样逐渐失去自主性,甚至变得不爱说话,他们会变得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

    有一位发展出躯体症状的女孩,只要一坐到教室里,就会感觉自己身体发出奇怪的臭味,因此而休学在家。

    这是孩子的一种软叛逆,对学校学习感到紧张、有压力,但是无法通过语言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的,所以就发展出躯体症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去上学了。这些家长虽然整天和孩子呆在一起,但其实并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内心的状态。

    有一位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喜欢上学的,只是人际关系有困难,但是实际上孩子说自己回家后就根本不想去学校,因为学习太累太无趣,但是不去会内疚,怕父母伤心,去了学校之后也不想回家,她说她一回到家,就不想学习,害怕回家浪费时间。

    这种矛盾冲突的心理让她非常痛苦,她一方面希望自己十分努力,成绩优异,另一方面又讨厌这种紧张无趣的学习,一到考试就紧张。

    孩子的这些情况都是家长、社会的功利心造成的,孩子不被允许放松,犯错,自由地成长,家长只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行为,并不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这个孩子发展出身体症状的孩子,从小备受保护,除了学习,在家里什么事也不用做,在家里最重要的人,这种情形使得孩子一方面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权力,所以,会希望到处得到重视、认可。



    另一方面又相应的能力又没有得到成长,父母工作很忙,一家人很少有一起快乐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很少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的快乐体验少,孩子的社交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也没有自信,这样的成长经历会造成孩子内心的贫乏。内心资源的缺乏会使孩子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这位妈妈似乎对孩子没有学习成绩上的要求,但是妈妈什么事都不要求她做,只要学习,这个做法本身已经传递了家长的信念,除了学习,其他的事都不重要,女孩是特别愿意让妈妈高兴的,要讨好妈妈的,加上妈妈的精心陪伴,在学业难度低的小学阶段,母亲的陪伴会让小女孩的成绩不错,这个成绩其实就是妈妈的成绩。

    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这些孩子会渐渐丧失分数上的优势。许多妈妈对孩子生活中的事事都热情参与、教导,比如穿什么衣服,如何与人打招呼等等,这些都透露出妈妈对孩子的不信任,这些教导是在对孩子说:我的想法才是好的,你要根据我的要求来做,这样,孩子就无法学会选择、决定和做事。




    动物学家发现,像宠物一样被养大的猴子,被穿上衣服,或被教授很多技能,在主人的过度干涉和过度期待中长大后,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算主人对它说“去野生的猴群里吧”,它也无法进行社会性活动。现代人养孩子也是这样。

    孩子做作业拖拉、不爱学习的情况非常普遍,许多孩子的生活、学习过程很少体验到快乐、轻松的时候,孩子当然无法喜欢学习。

    经历物质匮乏年代的父母,从小在“读书改变命运”教导中长大,现在,他们脑袋中还想装着名校、好工作、好生活的成功之路,试图用同样的教导来激励孩子,而对于出生就物质丰裕的孩子们,这样的教导是完全无法奏效的。

    当孩子们生长在物质丰盛的环境中,好生活的概念对他们而言,不是父母们以为的拥有房子、车子,而是快乐、自由,父母的激励对他们只会起动反作用,而快乐的体验是一个人内心的重要资源和力量来源。




    神经语言程序就是利用一个人内在的资源来重建力量的心理学工具,没有快乐体验的孩子,是很难找到内在的力量的,改变也是最难的。

    然而,家长们都还处于功利化的意识层面,家长的意识与孩子们的意识根本不是一个频道,这也是现在亲子沟通普遍困难重重的原因。

    父母太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也会导致这种麻烦。一味地讨好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孩子自立能力发展往往细弱缓慢。

    他们只会听从别人的命令,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的能力,他们就不敢去到陌生的、有挑战性的情境。好孩子应该是有与年龄相符的孩子气的孩子,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犯错。

    父母有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的能力相当重要。如果失败、犯错是许可的,孩子就不会太紧张,太在乎结果,不会做事浅尝辄止,能享受过程,失败的时候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指导,孩子就不会害怕尝试,能够学会从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这对孩子的人生而言,是最重要的能力。

    孩子就不会因为害怕学业不理想而拒绝去学校。让生活在下一个时代的孩子们,得到被充分爱护的喜悦,自由成长的快乐,享受成长过程,才是养育孩子过程中最重要的。



最新文章
想看一个人的人品,约顿饭就行 2016/8/15 14:11:33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2016/8/15 14:02:04
心情是身体的雕刻师 2016/8/15 13:54:42
婚姻里,我们都别做恶 2016/8/15 13:50:16
谁是世界上最难取悦的人? 2016/8/15 13:45:22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2篇)
个人随笔(2篇)
原创文章(4篇)
咨询心得(43篇)
心理美文(75篇)
两性婚姻(26篇)
职场心理(0篇)
其他(38篇)
其他文章推荐
美国科学家谈免疫系统的真相:运...
幸福从心开始
儿童早期焦虑与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的作用
向专业化、职业化迈进
把控“潘多拉”魔盒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