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
|
|
孩子是人,不是你的“面子” |
发表时间:2016/5/10 13:21:55 发表者:曹璇 (访问人数:1187次) |
- 【热点反思】男孩从学校三楼跳下,只因为妈妈这样做了…… | 孩子是人,不是你的“面子”
近日,五年级男孩文文(化名),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摔落在绿化带上。5月3日晚上文文的家庭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太高,跟他平时该有的水准有些差距。妈妈来接他放学时,老师就说了这个情况,希望回家后孩子妈妈能督促他更好地完成作业。
当时得知情况后,妈妈指责了文文几句,语气不太好,情绪也比较急。在这么多学生老师面前被妈妈指责,这时候孩子其实已经急了,随后妈妈让他整理书包回家,文文有些倔,站着不动。这让妈妈更加生气,责骂的语气和情绪更重了。谁知,文文突然爬上了窗台,一下子跳了下去,大家都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万幸的是,文文并没有生命危险,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也许我们可以说是孩子承受能力不足。当然,我们也有理由去怀疑,这位母亲,平日就不够尊重和体谅孩子,训斥和忽视应该也属正常,不然,又怎么会有亲子双方的“无度训斥”和“极端反映”?而且,孩子不会调节,习惯压抑和极端,难道不是家长教育走入误区的直接表现么?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都会习惯性做出类似这个家长的事情,一遍遍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不自知,直到伤害累积到一定程度,孩子无力承受,表现出一些极端或身心疾病的时候,才追悔莫及,甚至有些人还依旧不能自知地反过来指责孩子。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是最累的,或者说,是最多喊累的。
我们常常说,都是“为了孩子”,而,真的是因为孩子,我们才这么累的么?
▼
有一种累叫
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重点学校,高级家教,
课后补习,兴趣培养,
关系礼数想周全,
老师还得多沟通,
棍棒底下出孝子,
辅导作业我不会……
▼
有一种累叫
这道题,我也不会做
可,起跑线在这里,终点线是哪个呢?
又或者说,谁规定了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准线?哪里才是起跑线呢?
再或者,我们自己比不上别家的家长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孩子一出生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了呢?
而这样追着“起跑线”跑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逼着孩子承受家长的不安,然后,促生亲子双方彼此的压抑性忍耐和隔阂。
于是,累,加倍了。
▼
有一种累叫
上课1小时,路上2小时
天天累死累活,孩子怎么就是不懂?
说教两句,争执一番,
没想这孩子还反了教了,
摔门而出,还吼出一句:
“妈妈,你根本不懂我要的是什么!”
▼
有一种累叫
爸妈,你们不懂我
还是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吧!
虽然我今年才上小学,但是我每天都很忙,不是在学习,就是奔跑在前去学习的路上。可是,爸爸妈妈仍说,这还远远不够,他们总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戳着我的额头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聪明!你怎么就不能再努力一点呢?!……”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竟然成了爸爸妈妈的“成绩单”!
妈妈的愿望很多,所以我很忙;爸爸的期望也很多,所以我更忙。有时候我也奇怪,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多的愿望?如果他们在我这个年纪,没有这个那个外在因素(例如“为钱所困”之类的)影响,他们自己,真的能完成这么多的“愿望”?而现在,我背的还不单只一个人的愿望,而是两个人的。
凭什么你们做不到的事,就要求我必须做到?!凭什么你们完不成的“任务”,就得我去完成?!
呵呵,原来我们在孩子眼里竟然是这样!
也难怪孩子会说我们不懂了。
我们真的不懂,其实我们的“辛苦”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而不是真的“为孩子好”。
举个比较好理解的实际例子。
时下潮宝越来越多,爸爸妈妈们也喜欢比着打扮自家娃娃,然而,这样真的好吗?
武汉32岁的陈女士是个辣妈,她的女儿自然是潮宝,每天打底裤、糖果袜、紧身牛仔裤轮番上阵,母女俩出门的回头率颇高。
但最近半个月,陈女士发现女儿总是不停摩擦双腿,说尿尿的地方痒。仔细一看,小内裤上有很多黄红色的分泌物,味道难闻。
武汉市儿童妇女保健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陈寿康检查发现,西西外阴红肿,检查阴道分泌物确定:小女孩患的是阴道炎。
陈寿康说,女孩到了四五岁就会有阴道分泌物,裤子穿得过紧不透气,细菌滋生很容易引起炎症感染。
这就是一个以为在为孩子好、培养孩子时尚感、美感,但却害了孩子的例子,而这背后,其实并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反而是家长自己的“虚荣心”作祟,且习惯于用自己的“意志”“经验”来替代孩子。
让我们换个说法,那些口口声声地“为孩子好”,后来孩子真的好了吗?
一个多年搞教育的朋友,对她的孩子比起自己的学生们更是严加管教。她家孩子,平时除了学习就是看书,看的也都是一些深奥难懂的书。有时候孩子实在心烦了,跟妈妈提出想跟朋友出去玩一下的时候,妈妈总会苦口婆心的说到:“你现在还不是玩的时候,要抓紧看书学习。别怪妈妈,妈妈这也是为了你好。”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最后也都被一句“为你好”草草收场。
当然,孩子也不负所望地北京大学。当妈的终于松了口,告诉孩子可以适当的玩玩了,可是,这个孩子,却根本不知道如何交好朋友,如何独立和外界相处,那些同龄人出去聚聚的时候,玩的他不会,说的他插不上嘴。毕业之后,由于不擅长人际关系的打理,导致他频繁更换工作,一直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就连自己喜欢的女生也不知道怎么追求。胜利地成为了“妈宝型单身汉”。
难道这就是父母期望的那种人生吗?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穷小子,女孩父母死活不同意两人在一起,还非要逼女孩嫁给他们相中的“海归”。女孩反复央求,跪地求情也没用,做什么都无法打动父母改变想法,最后没办法,女孩自杀了。
临死前,女孩对父母说:“不让我和他在一起,我宁愿死。我死的很快乐,因为在天堂里,你们就再也管不了我了。”而女孩父母呢,这时才如梦初醒般的哭喊道:“女儿,你喜欢谁就嫁给谁,爸爸妈妈再也不干涉你了。”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人已经没了,当初的“为你好”成了逼死女儿的“凶手”。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仿佛下一句就是“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这是一句多么绑架感情的话啊。家长有没有想过,有些时候,孩子愿意听你的建议,顺从你为他所做的选择,不是因为他自己想做那件事,也不是因为你说的对(很可能他们内心是十分反抗的),而是孩子愿意为了亲情而做出妥协让步。
父母总说“不还都是为了你好”,大多是仗着自己是过来人的身份,凭着自己的人生经验觉得可能是好的。但不要忘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可复制的,何况时代在发展,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在变化。
而很多情况下,选择“顺从”孩子一次也未尝不可,我们是否有勇气去拭目以待,看看我们是否真的比孩子更正确?
我们的辛苦,其实与孩子无关,终究也是自己的选择,并非孩子要我承担。不能用“为你好”当做所有问题的借口,也不应该让这样的“绑架”成为亲情的阻力。
而天下,又有哪样事情不辛苦呢?
承认自己能力不足,自我成长,而不是对孩子痛说“革命史”,更不是对孩子高压控制。
真正的“为你好”,不是我将我的意愿强加在你身上,而是我愿意接受我们是彼此独立的人,愿意作为独立个体去相互倾听、尊重。
别再说:“不是你我能这样吗?我起早贪黑累死累活,都是为了你。”别再用“为你好”的旗号让我们和孩子相互受折磨了。
付出几多努力最后只得到一个“我这么辛苦都因为你”的控诉,何苦呢?
这些是对爸爸妈妈们说的,下面一篇分享刘墉先生的文章,给所有对父母、亲人或多或少有着不理解,甚至曲解、怨恨的我们。
|
|
最新文章 |
|
|
|
|
|
咨询师信息 |
 |
姓名: |
我是本人,申请领取个人网站 |
资质: |
证书编号: |
单位: |
职称: |
|
 |
|
预约咨询 |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
QQ咨询: |
 |
欢迎咨询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完整简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