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曹璇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咨询心得
 
北京大学生自杀之痛(二)
发表时间:2016/6/15 11:31:30 发表者:曹璇 (访问人数:1416次)
  • 北京大学生自杀之痛(二)





    钟博士说,国外最新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既是心病,也是生理疾病,患者大脑中的海马已发生了病变,所以抑郁症患者只靠自己是很难痊愈的,必须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抑郁症状严重,最好先进行药物治疗。

    但药物治疗只是治标,抑郁症要想彻底痊愈,心理治疗必不可少。钟博士说,国外研究还发现,随着抑郁情绪的缓解,海马中的病变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而这也正表明了心理治疗的意义。

    治疗是最好的干预

    他说,一个抑郁症患者如果已站在高楼上准备自杀,再进行干预是很难的。所以,对抑郁型自杀,最好是进行预防,先发现,然后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华南师范大学的李江雪老师讲了一个治疗成功的例子:

    一名女大学生,先考上了北京一所工科院校,但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她休学重新参加高考,考上了广州某大学物理系。进了这所大学后,她又努力转系。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遭受挫折,抑郁情绪越积越重,最终患了抑郁症,并决定自杀。她一共进行了三次计划周密的自杀,但都因为一些“意外”而放弃。有一次,她策划在就诊的某医院顶楼跳楼自杀,但就在那一天,这所医院通向顶楼的门忽然间被锁住了,她不得不放弃。另外两次也是因为这样的细节上的意外,她不得不放弃自杀。

    也就在不断尝试自杀的同时,她还在接受治疗。渐渐地,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好,她的抑郁情绪也越来越弱,最终她的自杀意念消失了。


    “我是飞鸟我要飞翔”

    精神异常的病人会因为产生幻觉而意外死亡。譬如,有些精神异常的病人产生了幻觉,相信自己是一只飞鸟,于是跳了楼。

    抑郁型自杀也罢,冲动型自杀也罢,当事人都有明确的自杀企图:他们意识上有自杀企图。但是,第三型“自杀”者就没有自杀企图,姚博士说,用“精神上的意外”来形容这一类“自杀”更合适。

    钟博士则说,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患者,或者有一些精神分裂症状的患者,容易发生这种“精神上的意外”。发生意外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幻觉或被外部思维控制。

    产生了幻觉的人,会失去自知力,譬如相信自己变成了一只飞鸟,认为自己可以飞翔,于是从高处飞了下去。被外部思维控制的患者,会幻听到一个声音,命令他去做一些事情,譬如命令他“跳下去!”于是,病人做了跳的动作,但因为也丧失了自知力,他当时不知道跳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精神异常仍可成功

    钟博士概括说,这类病人已经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不知道自己即将做的事情有多危险。对于这样的病人,要做到两点:

    对病人、家属和他身边的人进行教育,告诉他们,患者的大脑中到底有什么变化,让他们像清楚胃病一样清楚大脑病变的原因,了解症状是怎么产生的,应该怎么预防。

    时刻监护他,防止独处。

    钟博士说,对于精神异常的人,我们普遍会产生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但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患者可以带着症状生活,譬如编自真实生活的电影《美丽心灵》就反映了这一事实:数学家纳什患了精神分裂症,但他逐渐清楚了自己的幻觉,最终具备了现实检验能力,带着症状继续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严重的精神疾病就像严重的生理疾病一样,只要治疗得当,患者尽管难以彻底痊愈,但仍可以带着症状去享受生活。

    这次意外本可避免

    钟博士说,最近“自杀”的心理系本科生,并非像有些媒体所说,是患了抑郁症而自杀。

    因为在出事前,没任何迹象显示他有自杀企图。相反,他正在积极准备一个英语竞赛,还在高兴地等待接见来自台湾的朋友。

    尽管有一些抑郁情绪,但这名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不错,他的父母非常爱他,对他的教育也很健康,他没有遭受过明显的心理创伤。

    钟博士说,就他的了解,这名学生的大脑发生了病变,产生了一些精神症状。他很可能在“自杀”前又产生了这些症状,这些症状导致了这一意外事故的发生。

    他说,这名学生的意外死亡让他感到非常内疚。作为北大心理系的教师,他知道这一类患者需要特殊监护,不应该独处。

    他说,在西方国家和中国香港,一个有类似症状的患者,一般会有义工去监护他。但是,他没有资源去安排人监护他,而学校也没有做到这一点。

    不过,钟博士说,他本来起码可以做到一点:对这名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他的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的症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这种教育充分的话,再加上监护,这次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名学生可以带着他的症状享受生活。

    他说,他也是最近才通过学习懂得了这一点,目前全国的精神病院和医院的精神科都不重视这一点,也很少有人知道该怎么做。他因此正想请香港中文大学的梁耀坚教授到内地,对同行进行相关的培训。

    一个耳光埋下自杀隐患

    “大学生的自杀倾向多数是在以前形成的。”

    8月3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李江雪老师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小事情,大创伤

    李老师说,每次新生入学,她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每一届差不多都有四五十名新生承认,自己有自杀倾向。如果发现一个学生有自杀倾向,咨询中心的老师就会挨个请他们过来谈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让他们产生自杀念头的事件也形形色色,最常见的是家庭或学校里发生的创伤性事件。并且,这些事件经常是很小的事情。

    譬如,很多人第一次产生自杀的念头,只是因为在学校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打了一巴掌。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被老师“出卖”,一些老师让学生提书面意见,并且承诺不会公开,但等学生提出意见后,老师却违背诺言,在课堂上当众念出来,并且极尽挖苦之辞,结果令学生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但为什么不自杀呢?学生们最常见的理由是不能对不起父母,他们常说“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早就自杀了。”

    可以说,因为这些在过去形成的心理创伤,很多大学生都埋藏着自杀倾向这颗炸弹,只是导火索没有被点燃而已。但如果在大学中又发生了新的创伤事件,炸弹的导火索就会被点燃。



    成绩是脆弱支柱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创伤,但如果他自己有好的平衡能力,这些创伤就不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但是,我国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恰恰有严重问题。

    李老师说,从小开始,我们的学生被灌输了一个观念:学习成绩是评价他的最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个标准就成了他支撑自己的支柱,但进入大学之后,这个支柱会受到严重挑战,很容易倒塌。

    广州一所名校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成绩一向优异,已经获得了保送博士的资格。但就在硕士毕业的一次考试时,他费尽心血写的一篇论文没有存盘,结果得了零分。他本来完全可以和老师商量,让老师再给他一次考试的机会,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立即自杀了。

    李老师说,实际上,许多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如果只会学习的话,他们的这根支柱会不断动摇。

    他们会发现,自己不会和异性相处,而这似乎比成绩更重要。

    他们会发现,自己只能待在学校里,因为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

    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令只会学习的大学生不断地降低对自我的评价,那根“好成绩”的支柱也越来越脆弱,一旦这根支柱也倒了,他就很可能会立即崩溃。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大学校园应该做些什么呢?李老师说,由点到面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她说,首先,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室,并且要对学生宣传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一旦有了心理创伤,他们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寻求帮助。

    但是,很多有问题的学生不会主动寻求帮助。这就需要他身边的师生有这种意识:看到一个人有问题,就应该和心理咨询中心联系。

    李老师说,20世纪90年代,华师大差不多每年都有1名大学生自杀。但自从2001年设立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到现在,华师大再没有发生过学生自杀的恶性事件。

最新文章
想看一个人的人品,约顿饭就行 2016/8/15 14:11:33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2016/8/15 14:02:04
心情是身体的雕刻师 2016/8/15 13:54:42
婚姻里,我们都别做恶 2016/8/15 13:50:16
谁是世界上最难取悦的人? 2016/8/15 13:45:22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2篇)
个人随笔(2篇)
原创文章(4篇)
咨询心得(43篇)
心理美文(75篇)
两性婚姻(26篇)
职场心理(0篇)
其他(38篇)
其他文章推荐
美国科学家谈免疫系统的真相:运...
幸福从心开始
儿童早期焦虑与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的作用
向专业化、职业化迈进
把控“潘多拉”魔盒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