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享9折还送300代金券

对咨询效果担保,效果不满意心友网先行赔付

11

您好,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心友网
  首页  个人简介   心理顾问  文章  课程  品牌课程 返回曹璇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心友网 > 心理文章 >
  • 的咨询范围:
其他
 
从“我”到“我们”,幸福家庭的秘密
发表时间:2016/7/1 11:04:08 发表者:曹璇 (访问人数:1129次)
  • 从“我”到“我们”,幸福家庭的秘密

    我们看重家庭,而我们在经营家庭的时候也在面临各种挑战。

    父母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
    有的家庭为了工作两地分居,大量的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的陪伴;
    各种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占用孩子的时间;
    离婚率的数字在不断攀升,家庭的不稳定性增加;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自杀率也成为社会问题。

    社会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家庭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不教育孩子,社会会取代我们。那么孩子们,还有我们——就需要承担后果。
     
    当“我”和“你”,成为“我们”,创造的是整个家庭的幸福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中说,“我最希望的是能为你们带来这样一种希望,那就是有效的思考方式能真的有所帮助,对家庭起到作用。在这个疯狂的、躁动的,很多时候对家庭关系不利,对人与人之间交往设置了很多障碍的世界上,我希望能跟你们分享我所使用的方法,他不仅对家庭有益,更会在根本上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七个习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一不可。

    第一个习惯:主动积极、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让很多家庭中的男人和女人看到,原来家庭不止是搭伙过日子,不止是合作养孩子,我们真的可以在经营家庭的过程中,更多的感受到彼此的亲密和支持,更多的体会到家的凝聚和温暖。

    当“我”和“你”,成为“我们”,共同去讨论和经营我们的“家”时,创造的不止是今天的幸福,更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家族的传承。而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我眼中有你,我心里有你,彼此之间有很多的期待,面对差异的时候产生了很多冲突。
     
    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

    让我们在与家人互动中,更和谐的共舞。家庭中的很多冲突和误会的背后都写着深深的“爱”,却在这样的摩擦中彼此渐行渐远。爱是个动词,如何在生活中传递爱才能让我们最爱的家人收到,让家人因为你,发现和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

    让我们在变化中,关爱好自己,更新自己,更新家庭。在岁月变迁中,依旧彼此交织,而不是相知陌路,成为平行线。

    你的家庭由谁控制?

    “我们家谁做主?当然是我,买房买车最后都是我拍的板儿!”“我们家他管大事,我管小事儿,不过我们家基本没大事儿。”我们都喜欢“做主”的感觉,这让我们看到我们对家庭的贡献,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和价值。而在家庭中,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做主,尤其是在我们觉得无能为力、迷失方向的时候。

    王女士的女儿去年中考,模拟考试时女儿的成绩一直不稳定,最后一次的模拟考成绩更是不理想。王女士为保险起见,建议女儿报志愿的时候放弃心仪的学校,选了一个去年排名第四的省重点高中。

    结果未成想这个高中今年由于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线很高,排在了第二位。王女士的女儿以几分之差落榜,被调剂到一所市重点中学。女儿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无法安心投入到高中的学习生活中。王女士也因为这件事一直懊恼。

    在这样的情况和压力下,我们通常会怎样做呢?

    我们可能会批评女儿,如果你平时多用功一些,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我们可能会责怪爱人,如果你再多挣点钱,我们家更富裕点,我们就可以送孩子去国际学校了。

    如果你平时多花点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孩子也不会这么受挫。我们可能会指责自己,都是因为自己的决策错误,影响了孩子的前途。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做主”?七个习惯的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会带给我们怎样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我们需要问自己:

    这件事情的确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了影响,我希望我的家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彼此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互动?

    我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孩子具有哪些重要的品质?在这件事中,她的经历会给她带来什么?她能从中学到什么?她需要怎样的引导和支持?

    我知道我自己的情绪也不太好,当我忍不住想对家人发火的时候我可以做些什么?我怎样才能不在气头上做些会让我过后后悔的事?

    我想带领我的家从目前的低落中走出来,我可以做些什么?

    我的家庭我“做主”,需要我带着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家庭中展现自我领导力,与家人一起,主动创造理想的家庭生活。

    对于孩子,我们有太多的关爱,也有很多的不放心

    我失恋了,我喜欢了很久的那个女孩儿拒绝了我。我非常伤心,冲出家门,根本没理会爸妈的询问,径直去了我心情不好时经常去的海边愤怒,沮丧,伤心。很晚,我才回到家,父亲在客厅等我,我一句话没说,低着头回到我自己的房间,也没开灯,躺在床上。

    后来,门开了,父亲走了进来,没有开灯,慢慢的走到了我床边,在我身边躺了下来。他什么都没有说,握住我的手,我慢慢的感觉到他的手传递过来的力量。我默默的流泪,我听到父亲的呼吸,我感觉到了他的心疼。

    过了好一会儿,他坐起来,轻轻的摸摸我的头,说,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慢慢的走了出去,而他的温度还留在我的身边。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窗外的阳光,我相信,这会是不同的一天。

    对于孩子,我们有太多的关爱,太多的期待,也有很多的不放心。孩子,需要指导,需要支持,也需要空间,需要信任,需要在错误中学习,需要在他的经历中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家?我们倾向于给孩子创造力所能及的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机会,我们要给孩子创造怎样的“软环境”更利于他的成长呢?

    孩子会在与父母的互动中,从父母的眼中定义自己的好坏与价值。

    我们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在于孩子的互动中,如何让孩子接收到我们的信任、理解和爱,从而增加他内心的力量,提升他的自信,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以下节选自《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双赢的精神
     
    在《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中提到,有双赢的想法意味着你要在所有的家庭互动活动中都有这样的精神。
      
    但是父母没有必要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和一时的兴致。不管当时孩子有什么要求,父母都要做出真正双赢的决定。对父母来说,这需要高度成熟和忠于承诺,才能认识到这一点并相应调整自己的预期计划记住,让孩子快乐并不是不让他们做不快乐或不满意的事情。
      
    如果别人信任你,知道你真的关心他,就会让你处理他们真正需要的事情,而不是他们想要的事情。因此如果你不管什么时候都尝试培养双赢的观念,孩子们就会容易理解那些决定,即使邢看起来是“赢一输”的决定。

    有几种方法:
     
    你可以让他们在小事上羸一把

    孩子们小的时候,他们百分之九十的事是小事。在我们自己的家中,如果孩子想在屋里放个秋千、出去玩、把自己弄脏、把玩具堡垒扔在家里一周,我们一般都会让他们去做。邢是他们的胜利,也是我们的胜利,会加固孩子跟我们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会区分原则性事务和喜好性事务,并且只在事情确实重要时保持原则立场。
     
    你可以跟他们在重大事情上互动

    这样他们会知道你心中有他们的位置,而不是只看重你自己的兴趣。你能接受他们的影响。你要尽可能地跟他们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找到解决的方法。他们有可能会有比你的方法更好的意见,也有可能通过互动来团结协作,能找出一种比父母或孩子一方的办法更好的选择。
     
    你可以找到办法来抵消竞争带来的紧张

    有一次我去看孙女的足球比赛。她踢得很不错,我们都很兴奋,因为本是代表两个城市的球队之间的顶级比赛。比分咬得很紧,双方的家长都全身心投人其中,最后,比赛以平分结束——对我们的教练来说,即使不是真正的失败,也差不多了。
     
    当他们走过观众席时,我站起来,热情洋溢地说:“好啊,孩子们!真是场精彩的比赛!你们本来有5个目标尽你所能、得到乐趣、团队协作、学习、取得胜利。现在你们实现了4个半,邢是百分之九十!太厉害了!恭喜你们!”。你能发现他们的眼睛亮了起来。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相同或不同的挑战: 经济压力、情感危机、突发事件、生老病死,而真正决定我们幸福与否的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时我们的想法和处理方式。
最新文章
想看一个人的人品,约顿饭就行 2016/8/15 14:11:33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2016/8/15 14:02:04
心情是身体的雕刻师 2016/8/15 13:54:42
婚姻里,我们都别做恶 2016/8/15 13:50:16
谁是世界上最难取悦的人? 2016/8/15 13:45:22
查看全部文章
 
 咨询师信息
姓名:
资质:
证书编号:
单位:
职称:
 

预约咨询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QQ咨询:
点击咨询 欢迎咨询
  • 擅长:
  • 简介:
查看完整简介
文章分类
经典问答(2篇)
个人随笔(2篇)
原创文章(4篇)
咨询心得(43篇)
心理美文(75篇)
两性婚姻(26篇)
职场心理(0篇)
其他(38篇)
其他文章推荐
美国科学家谈免疫系统的真相:运...
幸福从心开始
儿童早期焦虑与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的作用
向专业化、职业化迈进
把控“潘多拉”魔盒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关于心友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联盟 | 推荐机构 | 诚聘英才 | 内容管理声明/版权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20080010号